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周振友1,孔丽1,2,陈楚侨3(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室).精神分裂症肠道微生物与脑影像和临床表征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8期
  • 陈梁杰,刘雷,葛钟书,杨晓东,李量(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节律在听觉言语理解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8期
  • 蒋涵(浙江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教育康复线上模式的构建[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8期
  • 林浇敏1,李爱梅2,周雅然2,何军红1,周蕾1(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眼动操纵技术在决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改变决策行为[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8期
  • 覃缨惠1,2,於文苑1,2,3,傅小兰1,2,刘烨1,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之江实验室基础理论研究院).触觉二维图像识别中2D-3D空间信息转换的认知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8期
  • 刘源1,2,都弘彦1,方杰3,温忠麟4(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财经大学新发展研究院/应用心理学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国内追踪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与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8期
  • 温忠麟1,方杰2,谢晋艳1,欧阳劲樱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新发展研究院/应用心理学系).国内中介效应的方法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8期
  • 方杰1,温忠麟2,欧阳劲樱2,蔡保贞2(广东财经大学新发展研究院/应用心理学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国内调节效应的方法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8期
  • 蒋家丽,李立言,李子颖,雷秀雅,孟泽龙(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持续和停止的预测性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简云龙1,刘源1,2(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动机的结构与效应:基于动机连续体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陈晓1,谢彬2,彭坚3,聂琦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州大学管理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职场孤独感的形成原因与作用机理:基于调节匹配理论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朱秀梅1,郑雪娇1,许海2,徐艳梅1(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能源新疆能化有限公司).国家内部地域文化差异及其对组织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于冠琳,刘瑞璇,张文彩(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心理治疗中隐喻的使用、疗效检验及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邓洵,陈宁,王单单,赵欢欢,贺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自伤行为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共病障碍比较[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李海虹1,尚思源2,3,谢晓非1(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系;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利他行为的遗传基础:来自定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朱宁奕1,江宁2,刘艳2(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员工被上司信任感的形成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孙世月,张煜(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背景下的民众社交距离保持行为[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王燕青,龚少英,姜甜甜,吴亚男(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情感代理能否提高多媒体学习的效果?[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陆静怡,邱天,陈宇琦,方晴雯,尚雪松(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人心难读:冲突中的预测偏差及其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杨琪1,蒋晓鸣2,周晓林2(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语言理解中的预设加工[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张莎1,徐梦晨2,蒋佩琦1,赵红1,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理解社区消费者:地点依恋和消费者厌腻理论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郝鑫,袁忠萍,林淑婷,沈婷(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边界促进空间导航的认知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郝娜,崔丽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补偿他人还是保护自己?内疚与羞耻情绪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差异[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王修欣,申怡凡(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何以应对道德自我威胁?道德记忆偏差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周国梅,郑若颖,林佳,刘心阁(中山大学心理学系).面孔吸引力的整体表征及其动态性增强[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张跃1,丁毅1,杨沈龙2,解晓娜1,郭永玉1(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所).社会不平等如何影响低地位者的系统合理信念[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7期
  • 邓尧1,王梦梦2,饶恒毅3(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脑与认知科学应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外国语大学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风险决策研究中的仿真气球冒险任务[J].心理科学进展,2022,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