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琦1,2,丁昕1,王秋平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交通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家级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认证导向下科技竞赛的指导教师胜任力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3期
  • 何照明(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工程设计模式在建筑学专业建筑施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3期
  • 王浩,张志强,徐明,陶天友,李爱群(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教学改革及疫情期教学实践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3期
  • 占玉林,卢思吉,邓开来,徐腾飞,李福海,赵人达(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OBE理念的桥梁工程专业教学设计PBL方法创新与尝试[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3期
  • 王东升1,2,张锋1,易军艳1,冯德成1(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团委).工程学科专业课程群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思考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道路工程学科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3期
  • 汪赫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博士研究生创新成果评价体系改革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3期
  • 李文靖1,张礼建2,向礼晖1(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智慧社区居民的科普现状及需求研究 ——基于全国849份问卷的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3期
  • 曾勇1,周建庭2(重庆交通大学山区桥梁结构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区桥梁结构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服务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3期
  • 刘爱芳1,杜彬彬2,任晓宇1(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叶脉建设有限公司).基于“能力树”的E-SPOC工程人才教学模式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3期
  • 杨黎黎,龙渝川,李和平,黄海静(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促进高校科研实验公共平台良性发展的建设实践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3期
  • 孙小莉,何素兴,吴媛,苗秀杰(北京科学中心).有效提升科技馆科学教育活动成效的路径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3期
  • 王兴平(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专业硕士的效果评价与对策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3期
  • 宋晓滨,张伟平,黄庆华,任晓丹,朱鹏,陈宝(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3期
  • 李晓娟,李璐璐(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与教学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王婷1,黎文婷2,杨文越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东城街道主山社区居民委员会).融合PBL的翻转课堂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中的教学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郑训臻(长春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基础力学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实践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李杰(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科研究生培养中“课程思政”教学探讨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冯小红,陈俊杰(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 ——以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江学良,杨慧,王皓磊,尹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传统工科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与实现路径 ——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曾雪琴,王利文,李鹏波,李雄威,丁川(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以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余馀1,张云怀1,柴毅1,李泽全2(重庆大学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实践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苟寒梅,张银会,骆文进,郭盈盈,郑周练,阳江英(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育训结合、科研反哺、五维协同”的装配式建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刘皆谊,胡莹,王依明,张芳(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大数据赋能的建筑类研究生城市设计教学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李聪波,林利红,江桂云,曹乐(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探索 ——以重庆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潘旦光1,2,鲁文艳1(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科技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结构动力学中若干问题辨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刘先珊1,2,许明1,2(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渗流理论与测试课程的可视化教学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郑晓芬,李开阳,刘沈如(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案例项目教学法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张玉伟1,2,宋战平1,2,冯志焱1,2,王军保1,2,刘乃飞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陕西省岩土与地下空间工程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培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陈林,贾颖颖,赵斌,王茹(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OBE理念下大学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以空间再生课程作业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 刘勇健,邓浒标,梁文添,梁仕华,龙跃凌(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土力学实验教学与考核模式改革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