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维维,吴烨婷,梁宗瑶,李珉梦,魏园园,段旭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青柿子提取物的抗氧化、抑菌、抑癌活性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1期
-
陈姝琴,王兴欣,赵娟娟,纪泽敏,赵焕虎(民族医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基于IPTW法筛选高脂血症人群的差异肠道菌群[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1期
-
王春艳1,韩冰1,李晶1,侯韩芳1,廖冲2(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综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现状[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李秀霞1,刘孝芳1,刘宏影1,励建荣1,谢晶2,沈琳3(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大连东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超声波辅助冷冻与低温速冻对海鲈鱼冰晶形态及冻藏期间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朱丹实,吴逗逗,沈雨思,蔡天,白梧桐,曹雪慧,刘贺(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多菌种混合发酵果蔬汁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牛云蔚,朱全,肖作兵(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茅台酒香气组成及关键香气成分间的协同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杨慧娟1,赵巧灵2,王萍亚2,黄朱梁2,王海蜂3,沈清3(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舟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联合重点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海洋食品研究院).鱼明胶替代哺乳动物明胶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谷新晰,王晨笑,于宏伟,亢春雨,桑亚新,孙纪录(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壳寡糖对泡菜品质、微生物多样及演替规律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解梦梦,赵武奇,贾梦科,孟永宏,高贵田,邓红(陕西师范大学).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鲜切猕猴桃片质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高娟娟1,2,贾丽艳1,2,畅盼盼1,2,田宇敏1,2,甄晓君1,王恬恬1(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省白酒生物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枯草芽孢杆菌细菌素A32的抑菌机理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李萍1,龙春昊2,赵轩3,赵星宇3,张晓雯3,吕欣3,伊扬磊3(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Ⅱ类细菌素的生物合成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林昕1,2,王丽1,3,陈兴莲1,3,邵金良1,3,兰珊珊1,2,魏茂琼1,2,沙林杰1,2,刘宏程1,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基于多酚类物质差异性判别普洱生茶的贮藏年限[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孙二娜1,张小妹2,赵伊凡1,母智深1,孙健1,罗洁3,王然4(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副干酪乳杆菌LC-37乳酸菌饮料对人体的促消化和调节肠道菌群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郝正祺1,刘靖宇1,2,孟俊龙1,2,常明昌1,2,冯翠萍1(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绣球菌子实体单组分多糖结构表征及其免疫活性[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孟令缘1,牛沁雅1,廉鲁昕1,黄巾凌1,崔生辉2,闫韶飞3,李凤琴3,杨保伟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基于16S rDNA序列、MALDI-TOF-MS和VITEK的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朱士臣1,2,陈小草1,柯志刚1,2,张琦1,丁玉庭1,2,3,周绪霞1,2,3(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远洋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杭州);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李彩云1,李洁1,2,3,严守雷1,2,3,王清章1,2(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北省水生蔬菜保鲜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长江经济带常规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工程研究中心).抗坏血酸处理对鲜榨莲藕汁酶促褐变和品质特征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肖琳1,2,付月3,王美婷1,2,宝宇翔1,2,王缤晨1,2,董亮1,2(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市化工学校).薏米醪糟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穆凯宇,杨昱姝,刘佳欣,孙嘉临,陈文章,刘学波,刘夫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不同添加剂对酪蛋白可食膜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常松林1,2,高晓余3,4,柳双凤1,2,孙娜1,2,董文明1,田洋1,2,5(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药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云南省生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云南省药食同源功能食品工程研究中心).α-亚麻酸对高脂饮食和链脲佐菌素诱导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刘晓丽,杨冰鑫,陈柳青,范宇婷,吴克刚,于泓鹏(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余甘子多酚对体外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张秋月1,黎谢飞1,曾小群1,吴振1,蔡振东1,郭宇星2,潘道东1,2(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浙江省动物蛋白食品精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产超氧化物歧化酶乳酸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陈雪1,赵嘉越1,董鹏程1,罗欣1,2,张一敏1,朱立贤1(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生物保鲜剂结合气调包装对烤鸭货架期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陈旭峰1,刘丹彤1,2,王佳丽1,2,魏莎莎1,2,许女1,2(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老陈醋大曲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刘灵雪,唐亚丽(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省食品先进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黏性液态食品防黏附包装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朱创,杨丽,宋立华(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超高压处理对黑大麦加工特性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李晓晨1,卢瑛1,2,3,李晓晖1,2,3(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及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动物性水产品过敏原及其消减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王敏思,柳双,朱文博,宋洋(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生物素-亲和素增敏抑制型SPR等离子共振传感器检测牛奶中链霉素[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
何永吉1,2,李云龙1,2,胡俊君1,2,范晓军3,李红梅1,2,程哲1,2(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特色农产品加工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穿膜肽介导苦荞金属硫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抗氧化损伤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1,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