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乾,巢成生,代晶,沈欣杰,李银水,顾炽明,谢立华,胡小加,秦璐,廖星(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不同氮效率油菜苗期碳氮代谢差异[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杨雨晨1,2,舒常庆1,姚小华2,刘林秀2,杨兵兵2(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北部产区长林系列油茶良种果实品质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远月丽1,2,易媛媛3,战勇4,陈李淼1,袁松丽1,黄毅1,肖之源1,张婵娟1,周新安1(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作物抗性与化学生态学研究所;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石河子综合试验站/谷物品质与遗传改良兵团重点实验室).大豆氮高效种质苗期筛选与鉴定[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唐彩利1,2,胡建兵3,郭时印1,2,范伟1,2,肖航4,唐忠海1,2(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长沙市食品药品信息与审评认证中心;麻省大学阿莫斯特分校食品科学系美国马萨诸塞州阿莫斯特;湖南省菜籽油营养健康与深度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凝胶剂种类对双低菜籽油基凝胶油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孙胜男,刘凡,曾令益,陈旺,任莉,徐理,方小平(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萝卜根肿病抗感品种间侵染过程及生理生化差异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王未君1,郑畅1,杨博1,周琦1,刘昌盛1,李黄祥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湘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膨爆预处理对三种菜籽油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陶雨佳1,李蕾1,任宗梁1,卢城1,宫青涛1,邢兴华2,江海东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弱干旱下H2O2稳态调控大豆抗旱性的信号作用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王颢潜1,高鸿飞2,王梦雨3,王晨尧1,刘鹏程1,张秀杰1(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转基因生物成分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刘美玲1,2,冯乃杰1,3,2,郑殿峰1,3,2,冯胜杰2,王诗雅2,项洪涛4(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吲哚丁酸钾对大豆根系形态建成及生理代谢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文双雅,高倩文,高志强,卢俊玮(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湘中地区冬油菜全生育期碳通量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戴飞1,赵武云1,史瑞杰1,刘小龙1,崔玉山2,付善宁2(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自走式胡麻联合收割机设计与试验[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石慧敏,苏飞燕,侯建华(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油料作物品质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刘薇,王玉斌,李伟,张礼凤,王彩洁,徐冉,戴海英,张彦威(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省特色作物工程实验室).大豆开花期性状QTL定位和候选基因挖掘[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梁建秋,于晓波,安建刚,曾召琼,吴海英,张明荣(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大豆试验品种(系)生育期组归属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左蓉,吴姗,刘杰,胡鸣,程晓晖,刘越英,白泽涛,刘胜毅(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油菜F-box-LRR基因全基因组鉴定与核盘菌诱导应答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杜普旋1,2,刘浩2,胡冬秀2,陈小平2,洪彦彬2,李友国1(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南方分中心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花生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王靖会1,刘洋1,郑淇友1,程晓棠1,王朝辉2(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多元素和脂肪酸指纹特征的中国北方大豆产地鉴别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杜培,王倩,刘华,付留洋,秦利,徐静,张忠信,李晨玉,董文召,黄冰艳,张新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农业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花生遗传改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花生二倍体野生种Arɑchis durɑnensis和A.ipɑensis新种间杂种的创制及鉴定[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邵玉娇1,曾攀2,李再云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芸薹属二倍体种的基因组结构及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魏正欣1,孙虎1,向艳涛1,蒋浩中1,沙爱华1,刘良军2(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在豆科植物中的应用[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Zhang Chushu,Zhu Lifei,Wang Mian,Tang Yueyi,Zhou Haixiang,Sun Qi,Yu Qiang,Zhang Jiancheng.Evaluation of SRAP markers efficiency in genetic diversity of Aspergillus flavus from peanut-cropped soils in China[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Huang Yayi,Ma Qiming,Wu Xiaoming,Li Hao,Xu Kun,Ji Gaoxiang,Qian Fang,Li Lixia,Huang Qian,Long Ying,Zhang Xiaojun,Chen Biyun,Liu Changhua.Estimation of chlorophyll content in Brassica napus based o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mages[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Zhang Ka,Zhang Jinfang,Cui Cheng,Chai Liang,Zheng Benchuan,Jiang Jun,Li Haojie,Tu Jinxing.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the YUCCA gene family in Brassica napus[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Li Jun,Han Zhongkui,Xian Mengzhu.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e-tourism technologies based on rape flower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of China[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Wang Ling,Wang Lei,Tan Meilian,Yu Haifeng,Wang Jiaomei,Li Yuxiao,Wang Wei,Yan Xingchu,Wang Lijun.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quality characters of oilseed sunflower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Moisa Mitiku Badasa,Merga Biratu Bobo,Gabissa Bacha Temesgen,Gemeda Dessalegn Obsi.Assessment of land suitability for oilseeds crops(sesame and groundnut) using geospatial techniques:In the case of Diga district, East Wollega zone, western Ethiopia[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Bekele Getachew,Dechassa Nigussie,Tana Tamado.Effect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fertilizers on productivity of groundnut(Arachis hypogaea L.) varieties in East Hararghe, Eastern Ethiopia[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3期
-
刘璐璐1,李建飞2,舒跃2,陈小央3,唐桂香1,2(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浙江杭州;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海南三亚;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浙江杭州).我国大豆生产消费现状及提升自给率策略[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2期
-
吕登宇1,2,郝西3,苗利娟2,于海秋1,王玉龙2,张俊3,董文召2,黄冰艳2,张新友2(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沈阳;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花生萌发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