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朱世鑫,潘竟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地表反射率关系库的Sentinel-3A AOD反演 ——以中原城市群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2期
  • 郭建科1,吴莎莎2(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基于企业组织机构的中国大陆航运中心层级体系与网络联系[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2期
  • 刘斌1,王振2,谭荣荣1,李志斌1,赵天杰3(北京洛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设计的土壤电阻率遥感估算[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2期
  • 樊玲玲1,侯志强1,曹咪2,施亚岚1(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空间视角下城市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2期
  • 刘瑞1,2,徐源2,叶川炜3,姚泽辉4,张琦5,李谷琳1,苟晓娟1,罗书斌6(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华东地区多年平均TRMM月降水数据空间降尺度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2期
  • 论宇超,刘天宝,韩增林(辽宁师范大学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时空交互耦合关系及其驱动力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冯泽琪1,彭霞2,吴亚朝3(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基于社交媒体数据挖掘的旅游者情绪感知[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陶奕宏,王海军,张彬,曾浩然,孙晶(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智能体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元胞自动机建模及城市扩展模拟[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王润泽,周鹏,潘悦,林奕晨,项晓(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功能区人口时空聚散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周宇1,常鸣1,2,孙文静1,武彬彬1(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基于改进证据权重法的北海道地震同震滑坡易发性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汤恒,许捍卫,汪成昊(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基于信息流的长三角城市群中心性及影响因子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董雅晴,路紫,张一诺,冯富晶,闫宇航(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航空流网络解构与空域资源动态配置研究 ——以京-成空中廊道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屈树学,董琪,秦嘉徽,刘雨思,张晶(首都师范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化示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水资源安全北京实验室).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北京市游客与居民签到差异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师浩辰1,2,赵渺希1,2,林思仪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社会感知视角下基于“头尾划分”的游憩热点识别新方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郭鑫,陈宏飞,杨喜平(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省旅游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建成环境对城市不同年龄群体活力的 时空异质性影响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崔娜娜1,夏海山1,张纯1,古恒宇2(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时空溢价效应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王钺1,周鹏辉1,潘海泽1,代诗歌2(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交通市政四院规划处).路网形态与住宅价格的多尺度空间关系研究 ——基于空间网络分析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姜伟1,郝智辉1,王艳东2,曹卫东1,夏江3,吴浩泽1,樊成4(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城市微博数据驱动的群体疫情情感响应时空特征 ——以武汉市和石家庄市新冠疫情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钟怡然1,胡迪1,2,3,俞肇元1,2,3,温亚娟1,常高枫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基于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的高速公路智能监控系统建模[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朱炤瑗1,秦昆1,关庆锋2,罗萍1,姚博睿1,漆林1,周扬1(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COVID-19期间国家关系交互网络时空分析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杨学习1,2,邓敏1,刘瑜2(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社会感知与地理空间智能的研究动态与展望 ——“社会感知与地理空间智能”专栏导读[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吴涛1,汪璐1,秦建新1,向隆刚2,曾芷萱1(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空间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众源地理数据的个性化路线服务框架及应用实验[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郭文峰1,2,万义良1,2,金瑞3,黄金彩4,张睿媛1(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空间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城乡规划系;中南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基于共享单车轨迹的精细路网更新方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 杨鸿海1,李彬1,杨喜平2(青海省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宁市居民工作日和休息日时空活动差异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