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蒙继华1,付伟2,徐晋1,程志强1,董文全1,李晓松1,赵俊峰2,李亚方3,毛辉辉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遥感在种植业保险估损中的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葛美香1,2,赵军1,仲波2,杨爱霞2(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FY-3/VIRR及MERSI与EOS/MODIS植被指数比较与差异原因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李嫱1,2,年雁云3,4,李新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中心).2000~2009年中亚阿姆河流域土地覆被时空变化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周胜男1,2,3,车涛1,3,戴礼云1,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黑河遥感试验研究站).基于地面站点类型代表性的积雪遥感产品精度评价[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王增艳1,2,3,王建1,车涛1,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黑河遥感试验研究站).机载L波段微波辐射计数据反演表层土壤水分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郝莹莹1,2,罗小波1,仲波2,杨爱霞2(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植被分区的中国植被类型分类方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胡根生1,2,吴问天1,2,黄文江1,2,梁栋1,2,黄林生1,2(安徽大学安徽省农业生态大数据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粒子群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小麦白粉病监测中的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刘青瑞1,2;居为民1,3;张永光1;张雷明4;王绍强4;周艳莲2,3;赵风华4;闫俊华5;韩士杰6;郝彦宾7;陈世苹8;李英年9;项文化10(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估算中国典型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能力[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陆峥1,柴琳娜1,张涛2,崔慧珍1,李婉静1(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AMSR2土壤水分产品在黑河流域中上游的验证[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王琳,武虹(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基于DEM的遗址域定量算法及可获取耕地统计[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王娜1,2,李强子1,赵龙才1,2,王红岩1,李德江3,黄慧萍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基于变异系数法的SAR船舶检测优化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赵泽斌1,2,晋锐1,田伟3,亢健1,苏阳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黑河遥感试验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基于SiB2模型的土壤水分降尺度指标的适用性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王振占1,董帅1,2,殷晓斌1,陆浩1,李彬1(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波遥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有源微波冷噪声源的原理及其应用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黄田进1,梁丁丁1,2,贾立1,张静潇1,卢静1,周杰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青藏高原地区湖泊面积插补迭代自动提取[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袁春琦1,徐佳1,2,程圆娥1,陈媛媛1,许康2(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测绘工程院).基于协同训练与集成学习的极化SAR图像半监督分类[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王兆徽1,2,季轩梁3,4,廖菲5,6,宋清涛1,2(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局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市气象台).AMSR-E的C/X双波段垂直极化亮温反演海面盐度[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杨建卫1,2,赵凯1,3,李晓峰1,3,郑兴明1,3,姜涛1,3,李雷1,4(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净月潭遥感试验站;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林下枯枝落叶层双频段微波辐射衰减特性研究与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金梦彤1,2,刘浩1,武林1,王睿3,张成1,殷晓斌1,赵天杰4,孙伟英1,崔海英1,吴季1(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遥感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星载一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海洋盐度探测任务仿真及外部误差源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龚循武1,2,郭伟1,万珺之1(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有源定标器的HY-2高度计后向散射系数在轨定标方法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2期
  • 褚洪亮1,2,肖青1,柏军华1,程娟2(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叶面积指数反演[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1期
  • 葛莉1,2,习晓环1,王成1,Khun-Neay Khuon3(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柬埔寨吴哥窟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ICESat-1/GLAS数据湖泊水位监测研究进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1期
  • 杨志刚1,达娃2,除多1(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近15a青藏高原积雪覆盖时空变化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1期
  • 李焱1,王让会1,2,管延龙1,蒋烨林3,吴晓全3,彭擎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基于高光谱反射特性的土壤全氮含量预测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1期
  • 曹云刚1,2,王志盼1,2,杨磊1,2(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1期
  • 于博文1,田淑芳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几何校正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1期
  • 徐永生1,2,高乐1,2,张云华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波遥感重点实验室).美国新一代测高卫星SWOT——评述我国宽刈幅干涉卫星的发展借鉴[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1期
  • 唐顺仙1,2,3,吕达仁1,何建新3,李睿4,王皓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天气雷达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我国天气探测中的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1期
  • 于小淇1,2,邱玉宝2,阮永俭2,石利娟2,拉巴卓玛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研究生学院;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高亚洲地区无云积雪遥感二值产品对比和精度验证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1期
  • 邵东航1,2,李弘毅1,王建1,3,郝晓华1,王润科1,2,马媛1,4(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积雪反照率反演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1期
  • 王杰,李卫朋(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基于渐进辐射传输模型的雪粒径与积雪覆盖面积反演算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