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程俊霞,赵雪飞,刘巍,朱亚明,高丽娟,赖仕全(辽宁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煤系针状焦生产过程中同一生焦周期内焦炭微观结构差异性分析[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8期
  • 耿一琪,郭彦霞,樊飙,程芳琴,成怀刚(山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CO2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CaO基吸附剂捕集CO2及其抗烧结改性研究进展[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王保伟,王婷婷,赵 俊,李振花,徐 艳,马新宾(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磷前驱体对金属磷化物甲烷化催化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杜佳峰1,2,赵江红3,任军1,2(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学品工程研究中心).C3N4-Ti4O7-MoS2 复合催化剂界面效应增强电催化析氢性能[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苏银皎1,滕阳1,张锴1,李丽锋2,王鹏程2,李圳2(华北电力大学热电生产过程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山西河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燃煤电厂脱硫浆液中汞迁移转化及添加剂对石膏中汞稳定性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王越1,马亚亚1,莫文龙1,龚文涛1,马凤云1,魏贤勇1,2,樊星1,3,张书培4(新疆大学化工学院煤炭清洁转化与化工过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煤炭加工与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宜化集团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和丰次烟煤逐级萃取物和萃余物官能团组成FT-IR分析[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徐彬1,李嘉卿1,2,谢建军1,黄艳琴1,3,阴秀丽1,吴创之1,2(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等离子体耦合催化焦油脱除同时生物质燃气甲烷化性能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鹿靖麟1,2,王胜1,赵琨1,2,王婷1,2,倪长军1,汪明哲1,王树东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分解臭氧性能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郭靖,范素兵,高新华,马清祥,张建利,赵天生(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Co-Ni-B/SBA-15催化1-辛烯氢甲酰化活性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贾梦婷1,高山松2,张彦军2,张德祥1(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煤炭直接液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哈密煤与塔河重油共加氢反应性能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李文广1,2,申岩峰1,2,郭江1,2,孔娇1,2,王美君1,2,常丽萍1,2(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焰煤分选组分对高硫炼焦煤热解硫变迁及焦反应性的调控[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张锦川,杨应举,刘晶,华芷萱(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Ni/SSZ-13催化剂的CO2甲烷化反应性能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徐海升,黄国强,薛媚月,郜鹏程(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Ni/N-rGO 催化剂的表征及加氢性能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刘广权1,2,彭丽萍1,樊龙1,符亚军2,王进2,曹林洪2,吴卫东1,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耐久活性二元合金PtTi薄膜电催化剂[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王淑勤1,2,3,付豪1,程伟良4,付懿1(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电站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区域能源系统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系).Zr-TiO2 催化剂对燃煤NO 析出特性的影响及其催化机理[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张玉明,管俊涛,乔沛,李家州,张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油页岩热解挥发分产物二次反应对油气收率与组成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吴勇,年佩,刘喆,张金鹏,王睿涵,王乃良,白红存,郭庆杰(宁夏大学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墨炔对乙烷、乙烯和乙炔分离性能的分子模拟[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李玉峰,杨鹏举,姜枫,刘冰,胥月兵,刘小浩(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钾掺杂对Fe/GO催化合成气制α-烯烃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季洪海,凌凤香,王鹏,隋宝宽,王少军,袁胜华(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棒状γ-氧化铝/火山岩基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刚果红吸附性能初探[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熊中朴,于洋,陈文洋,陈娟(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砷/氢/氧体系中均相反应机理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7期
  • 张学军1,张庭基1,宋忠贤2,刘威1,邢赟1(沈阳化工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河南城建学院河南省水体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硫酸盐物种对Ce-Fe-Ox催化剂脱硝性能影响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孙若琳1,2,张斯然1,2,安康1,2,宋鹏飞1,2,刘源1,2(天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天津市应用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CuO修饰的Cu1.5Mn1.5O4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对CO氧化的协同催化[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张殿凯1,李艳红1,2,常丽萍2,訾昌毓1,张远琴1,田国才3,赵文波1(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昆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弥勒褐煤结构特征及其分子模型构建[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张玉洁1,王焦飞1,卫俊涛2,3,白永辉1,宋旭东1,苏暐光1,于广锁1,3(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国际合作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碱金属赋存形态对水稻秸秆热解过程的影响机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谭静静1,苏以豪1,高宽1,崔静磊2,王永钊1,赵永祥1(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学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糠醛及其衍生物选择性加氢制备戊二醇的研究进展[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孙凯1,边仲凯2,程淑艳3,王贵儒1,张琳2,黄伟2(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环境工程系).完全液相法制备CuZnAl催化剂中Si含量对二甲醚直接合成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王可欣1,2,杨改秀2,孙永明2,李金平1,王春龙1(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生物质不同部位制备炭基催化剂及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王现元1,张涛2,张龙力1,赵愉生2,边钰清1,杨朝合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渣油加氢反应样品中含铁和含钙化合物溶解性能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常康恺1,2,曾泽泉1,杨亚涛1,2,丁肖肖1,2,黄张根1,2,侯亚芹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对二噁英吸附的影响机制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梅艳钢1,王志青2,张郃1,张胜健1,房倚天2(太原工业学院;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碱金属迁移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原位探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