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琦,闫志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类节目的乡愁叙事及其意义生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杨柳(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农村金融发展能有效缓解贫困代际传递吗——基于收入、教育和医疗的中介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林进平1,林展翰2(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共产主义道德:通往共产主义事业的理论创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陈万球1,欧彦宏2(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人工智能时代的“政治”概念[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风笑天.调查结果如何误导我们的认识——以二孩生育意愿调查中的方法问题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蒋寅(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嘉道间诗学对袁枚性灵说的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王向清1,欧明容2(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暨马克思主义学院;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三大差别”理论的逻辑展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刘卓红1,吕璐璐2(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的三重逻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蒋振华,王啸然(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三丰诗歌“灵性”说及其与明代“性灵”说之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夏新华1,2,丁广宇3(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法治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近代湖南民商事习惯调查疏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郭小安1,2,李萌1(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重访群体心理研究的灰色地带:勒庞、塔尔德和弗洛伊德的群体思想比较及现实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刘凯先(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战国楚简“耕”字的构形演变及隶定标准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曾达之(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湘语新化方言“个”的多功能用法考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孙藜(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现代“公众”的兴起:媒介与主体建构中的感官重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邹宇春1,李建栋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概率调查和非概率调查:权数的构建与调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周仁政,杜娟(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明论视野中的乡土叙事——《故乡》与鲁迅小说的社会批判[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 戴民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论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的区分——以对我国刑法解释论之争的反思为切入点[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