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川1,2,王洁茹2,诸葛斌1,2,陆信曜1,2,宗红1,2(江南大学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微生物研究中心).基于回补途径的TCA循环改造对克雷伯氏菌生长和甘油代谢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4期
-
周春梅,刘琳,申旭东,高武超,李其,孙飞达,赵景学,周冀琼(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青藏高原东部高寒沙化草地中高山柳凋落叶分解特征的空间异质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4期
-
舒浩然1,刘剑桥1,王晓玲1,雍媛2,韩露1,李帮经3,郭坤1(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导电聚合物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4期
-
李娜1,彭乾2,何健2,张浩1,黄红慧1,李景照1,惠丰立1(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麦草畏降解菌株Sphingobium sp.Dca-5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4期
-
路文硕,田兴军,王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见离子对漆酶降解活性艳蓝的调控作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4期
-
崔羽1,2,贺静雯1,2,刘颖1,2,吴则焰3,吴建召1,2,罗清虎1,2,李键1,2,林勇明1,2,王道杰4(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红壤区灾害受损不同林型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4期
-
郭舒艳1,2;任小丽2;盖艾鸿1;张黎2,3;李攀4,5;葛蓉2,5;李睿2,6;何洪林2,3(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基于FLUXNET的CLM模型生态系统呼吸模拟验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4期
-
廖泽东1,2,王雪梅1,2,卢志宇1,2,周洋莹1,2,代敏1,2,孙丰慧1,2(成都医学院四川省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防控技术工程实验室;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香叶醇联合柠檬醛体外抗MRSA的优化配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4期
-
刘颖1,2,贺静雯1,2,吴建召1,2,崔羽1,2,罗清虎1,2,林勇明1,2,王道杰3,李键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震区典型受损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土壤恢复率与空间异质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4期
-
郭莹1,2,王一明1,巫攀1,彭双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长期施用粪肥对水稻土中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俞文灏,吴保锋,刘勇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境破碎化对动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李顺1,李廷亮1,2,方玲3,何冰1,焦欢1,李彦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施肥覆膜对旱地小麦产量形成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高桂青1,2,简敏菲3,卢龙1,计勇2,王香莲2,王岩2,王雪茹2(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南昌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Cu2+、Cd2+胁迫对马来眼子菜光合色素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谢佳佳,赛闹汪青,冉瑞兰,张牡丹,贾凌云,冯汉青(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镉胁迫对菜豆叶片抗氰呼吸、抗氧化及PSⅡ光合特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陈旭1,刘洪凯1,王强2,邹红阳3,朱启良1,王延平1(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省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林业外资与工程项目管理站;威海市林业局).鲁东丘陵同质生境中11个树种叶解剖学特性比较[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徐少慧1,蒋代华1,2,史鼎鼎1,张蓉蓉1,黄智刚1,2,杨钙仁3(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广西大学林学院).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耐铅镉微生物的筛选及鉴定[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李全超,刘洋,肖瑶宇,李琳,杨征帆,陈晓静(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基于转录组的‘黄花2号’水仙ARF基因家族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詹明晔1,付小花1,张姝2,张鑫3,杨海迪3,俞锦华4,王爱善2,王磊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上海动物园;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野生动物同发展有限公司).不同地区成体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结构差异性及其与纤维素消化能力的相关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高卓田1,牛小云1,周健1,王芸2,黄大庄1(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石家庄市植物园管理处).种植杞柳在镉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任海伟1,2,3,冯银萍1,刘通1,王昱2,3,李志忠1,裴佳雯1,王蕾1,李盼盼1(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理工大学西部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温度对干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混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和微生物菌群解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孔维宝,陈冬,杨树玲,张爱梅,朱学泰,牛世全(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油橄榄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效应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李会琳1,2,路璐1(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野生动植物保护重点实验室).多环芳烃对不同类型稻田土壤硝化潜势及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游冲,莫雪,张森,郑义,刘福德(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天津独流减河河口不同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林玉1,聂富育1,杨万勤1,2,刘群1,李婷婷1,蒲悦1,牟凌1,徐振锋1,2(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四川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华西雨屏区生态环境监测站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盆地西缘4种人工林土壤氮转化酶的季节动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吴聪1,徐靖2,银森录2,谈潮忠1,陈凯1,高晋1,王备新1(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水生昆虫与溪流生态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长江下游南京段至河口近岸带底栖动物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马智勇1,贾俊香1,熊正琴2,许剑敏1,王玲1,张菁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低碳农业与温室气体减排重点实验室).典型菜地土壤剖面N2O浓度、扩散通量与净周转率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彭丽云,王云,孙雪丽,赵春丽,王晓,赖钟雄,刘生财(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苋菜AmMYB2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与进化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谈高维1,韦布春1,崔永亮2,陈香归1,闫敏1,沈甜1,秦诗洁1,羊鑫1,江鑫1,余秀梅1(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镉钝化细菌对水稻幼苗镉吸收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陈轶群1,王文娟2,黄荣银1,罗慧莹1,李应文2,3,李泳兴2,3,赵倩1,莫其锋1,2,3(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小良热带海岸带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热带次生林两种林下植物叶片生理特性对氮磷添加的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
陈嘉静1,2,余华1,2,徐朝斌1,2,钟全林1,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种源与同质园环境对刨花楠幼苗叶功能性状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