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余杭1,2,3,潘佳虹1,杨柳生1,2,3,高若允1,2,3,李松阳1,2,3,林勇明1,2,王道杰2,4,李键1,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金沙江干热河谷优势草本植物生物量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李松阳1,2,3,林静远1,潘佳虹1,余杭1,2,3,高若允1,2,3,杨柳生1,2,3,林勇明1,2,3,王道杰2,4,李键1,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泥石流频发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粒径分布多重分形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田佳歆,刘盛,刘冠兵,程福山,王琬茹,赵士博,罗见(北华大学林学院).带状皆伐对长白落叶松林草本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崔志鹏1,王菁华1,陈玉婷1,阚德龙1,任学敏1,2,3(南阳师范学院农业工程学院;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伏牛山南麓山茱萸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及化学计量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李小玲1,2,周建山3,牟利1,2,王涵1,2,卜贵军1,吴林1,2(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学院;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气象局).模拟氮沉降对鄂西南亚高山湿地泥炭藓(Sphagnum)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程严1,2,列志旸1,2,刘旭军1,2,李旭1,吴婷1,2,褚国伟1,孟泽1,刘菊秀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增温对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凋落物分解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黄向华1,2,曾宏达1,2,陈惠1,2,王婷婷1,杨玉盛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基于静态箱法研究城市草坪空气负离子来源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高文俊1,张博凯2,3,郝鲜俊2,3,许庆方1,吕鉴于2,3,田超1,畅宝花1(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机肥对塌陷复垦土壤玉米产量和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李敏1,2,古晓东3,戴强1,何流洋4,杨旭煜5,杨志松2,6(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管理局;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棉管理处;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四川省大熊猫研究院).以大熊猫为代表的多物种廊道有效性评估——以拖乌山大熊猫廊道为例[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古袁扬1,2,乐露2,3,马欣荣2,涂升斌2,李辉2,庄勇2,廖海1,黄维藻2(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番茄SlNAC1基因启动子的盐应答功能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刘嘉鹏,刘萍元,孙雪丽,刘范,田娜,伍俊为,程春振(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香蕉含VQ基序蛋白基因MaVQ1的克隆与表达[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赵鹏程,徐小萍,张春渝,陈晓慧,申序,林玉玲,赖钟雄(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龙眼Aquaporin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在体细胞胚发生早期的表达[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王占军1,2,丁亮1,蔡倩文1,李杰1,吴子琦1,姚怀桐1,王悦1,焦春燕1,欧祖兰1,徐忠东1,施季森2,陈金慧2(合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和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3种木薯全基因组的密码子偏好性模式与变异来源比较[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张珊,潘子衿,高湖川,黄岚,陈鹏,黄乾明,蒲祥(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喜树STR候选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李晶晶1,2,3,谭力1,3,4,方扬1,3,靳艳玲1,3,易卓林1,3,杜安平1,3,何开泽1,3,赵海1,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浓香型白酒固态发酵重点实验室).高硝氮酒厂废水生物反硝化体系的构建及细菌群落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李国辉1,2,李莉杰1,2,李根保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EFDC的滇池藻类模型参数敏感性时空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刘洋1,2,张汆1,彭惠2,董艺凝1,赵维萍1(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大学现代生物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热解糖高温厌氧杆菌β-葡萄糖苷酶的重组表达与酶学性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周姗1,2,蒲沁琳1,2,黄鑫1,袁奕1,杜凤1,董娟1,陈刚毅1,崔欣1,唐卓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通过理性设计在体内获得具有分子间剪切潜力的锤头型适体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宋忠和1,王静1,杨涛2,侯大斌1,袁小红1,李国友2(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应用与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变绿毛壳霉CIB608次级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张豪迪1,2,孙晓倩1,2,朱弼成1,崔建国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噪声对蛙类通讯行为的影响及蛙类的适应策略[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刘萍1,2,赵春霖1,3,熊姗1,2,王杰1,赵天1,李成1,谢锋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生态保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大鲵古田山放流种群监测及成效评估[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程明阳1,2,束潇潇1,2,张勘3,朱玉东3,龚宇舟1,2,肖璐瑶1,2,舒国成4,谢锋1,2(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保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四川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宾学院).小个体大凉螈增加精子质量投入获得交配后竞争优势[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刘小娜,李彪,唐晨,孙佳栋,吴夏芫,周俊,雍晓雨(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对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生物膜结构及产电性能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陈子豪,焦泽彬,刘谣,徐振锋,谭波,张丽(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凋落物季节性输入对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王丽华1,2,李波3,陈文凯1,4,贺俊东5,刘意元2,王文鑫2,唐淑琴2,吴彦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阿坝师范学院阿坝州生物多样性与资源植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亚高山野生乡土木本植物观赏价值评价体系构建[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胡华英1,张燕林1,褚昭沛1,黄彩凤1,王淑真1,周垂帆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长汀红壤丘陵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红壤侵蚀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周润惠1,唐永彬2,王敏1,董洪君1,余飞燕1,陈聪琳1,郝建锋1,3(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实验室).威远不同年龄桉树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冯佳婷1,2,陆震鸣1,2,时伟1,2,肖辰2,3,张晓娟1,2,柴丽娟1,2,王松涛4,沈才洪4,史劲松3,许正宏1,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南大学药学院;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同培养温度对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及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王娇1,2,关欣1,3,黄苛1,3,朱睦楠1,3,宿秀江4,杨庆朋1,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服务功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酸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