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寇涌苹1,张晓瑛1,2,赵文强1,汤娜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青藏高原农田土壤氨氧化古菌和细菌数量与活性及对氨氧化过程的贡献[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崔洁1,杨泽鹏1,王思展1,唐晓琴1,王文峰2(西藏自治区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西藏林芝地区农田瓢虫资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申源1,2,邱鹏3,廖梓延1,2,伍小刚1,孙晓铭1,张林1,潘志芬1,潘开文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农田杂草丰富度格局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申源1,2,廖梓延1,2,3,林可欣1,2,伍小刚1,张凤英4,张林1,潘开文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瑞士联邦森林雪和景观研究所;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基于多算法集合模型预测青藏高原3种常见恶性杂草未来入侵风险[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王媚1,刘天鹏2,3,何继红2,董孔军2,任瑞玉2,张磊2,杨天育1,2(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糜子bZIP基因家族鉴定及幼苗期聚乙二醇6000处理下的表达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吴芳1,潘志芬2,李涛1,燕欣瑶1,马小林1,唐淑1,张富有1(宜宾学院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西藏县域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及专业化分区[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边海燕1,张永兰2,王蕾1,徐金青1,王寒冬1,陈同睿1,3,尤恩1,3,李晓兰1,3,邓超1,3,沈裕虎1,4(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青海省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实验室;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大麦HvENOD93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黄语芯1,虞西尔1,高若允1,2,杨柳生1,2,林勇明1,2,王道杰2,3,李键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干热河谷植物沙丘形态及植物功能性状特征与土壤分形维数的关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谢容1,2,李俏1,张云书3,张跃雁4,肖富彤1,2,张玉红5,潘志芬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阿坝州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西藏春光食品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产品开发与食品科学研究所).不同剥皮次数对青稞米品质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翟会生1,李俏1,刘廷辉2,除多3,肖富彤1,4,谢容1,4,杨开俊2,潘志芬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甘孜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西藏旺达青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青稞蒸蛋糕与小麦蒸蛋糕的品质差异[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胡文庆1,2,邢志林1,赵天涛1(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口大学建设与环境学院).包气带中氯代烃运移特性及原位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王姝1,朱红秀2,王明田3,4(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气象局;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气象台).1961-2020年青藏高原湿润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刘国一1,普布贵吉1,甘雅文2,扎西罗布2,唐亚伟2(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2010-2019年西藏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王春学1,王明田2,3,王顺久1(四川省气候中心;四川省气象台;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不同等级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郑东辉1,2,马伟伟1,2,谢路路1,2,王丽霞1,刘庆1,尹春英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杨扦插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对土壤水-氮有效性的短期响应及动态调整[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潘开文1,何燕1,唐亚伟2,沈裕虎3,张林1,潘志芬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与粮食安全科学考察研究专题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宋明丹1,2,李月梅1,2,塔林葛娃1,2,李凤桐1,2(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业环境西宁观测实验站).青藏高原东部设施农业区土壤肥力演变和氮磷淋失风险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余杭1,2,3,高若允1,2,3,杨文嘉1,杨柳生1,2,3,李松阳1,2,3,林勇明1,2,3,王道杰4,李键1,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干热河谷优势草本植物叶片、根系与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关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3期
  • 刘本本1,2,孙清琳1,2,柳鑫1,2,易三桂1,2,郭姣姣1,2,周继华1,来利明1,郑元润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群决策和层次分析法的雄安新区公园绿地植物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与物种筛选[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3期
  • 周钦茂1,2,郑德聪1,2,杨暖1,张礼霞1,2,田畅1,2,李大平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生物电化学法处理氨氮废水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3期
  • 邓名,丁俊美(云南师范大学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微生物细胞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3期
  • 何雅琴,曾纪毅,陈国杰,肖集泓,邓传远(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平潭大练岛典型森林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3期
  • 刘金艳1,2,周攀1,周小路1,2,李东1,2(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子囊菌Sordaria tomento-alba的筛选及其木质素降解特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3期
  • 寸竹1,2,3,张玲1,2,3,张金燕1,2,3,武洪敏1,2,3,双升普1,2,3,陈军文1,2,3(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采收期和采收年限对三七农艺性状和皂苷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3期
  • 廖思敏1,2,冯波1,徐智斌1,樊小莉1,周强1,纪光思1,刘小凤1,余琴1,王涛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55K SNP芯片检测小麦株高QTL[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3期
  • 栾威1,2,李鑫雨1,2,代娅1,2,王艳1,李彩侠1,马欣荣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外源ABA对番茄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3期
  • 田源,杨新月,陈雪梅,金斐,代清玉,祝国荣(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不同沉水植物-黄河鲤综合种养模式中养殖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3期
  • 刘素霞1,吴家乐1,何小林2,钟萍1,何虎3,于谨磊3,刘正文1,3(暨南大学生态学系与水生生物研究中心;贝山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洋澜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对生态修复的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3期
  • 何砚秋1,蒋璐蔓2,陈俊橙2,王宁2,肖嶙2,王冲3,李思凡3,曲靖文1,程乾1,石雪雪1,谭玉兰1,曹雪笛1,张紫薇1,邹立扣1,赵珂1(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应用微生物学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出土古象牙表面病害微生物分离鉴定及抑菌剂效果评价[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