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旭华1,2,徐峥静茹1,2,蔡蕾1,2,冯秋红1,2,李登峰1,刘兴良1,2,刘世荣3(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卧龙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不同抚育措施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短期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刘宣1,2,崔宁洁3,谭飞川4,洪宗文2,熊仕臣2,孟媛超2,谭波2,李晗2,徐振锋2,张健2,游成铭2,冯秋红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长期科研基地/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四川省洪雅林场).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土壤持水能力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指示作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董齐琪,王海燕,杜雪,邹佳何,崔雪,赵晗(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低山区典型林分类型土壤脲酶活性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雷洪涛1,王留英1,王海雁1,李绍兰1,王永霞1,崔晓龙1,赖泳红1,肖炜1,孔德平2,李治滢1(云南大学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异龙湖湿地修复后产油脂酵母菌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储楚1,2,张渲若1,2,宗红1,2,诸葛斌1,2,陆信曜1,2(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微生物及多元醇研究设计中心).产甘油假丝酵母烯醇化酶-磷酸酶E1对胁迫耐受的影响及应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饶雷振1,2,吴宇澄1,2,曾军1,林先贵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污染物共代谢研究态势及发展趋势[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冯强1,赵文武2,张骁3,段宝玲1(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黄土丘陵沟壑区草地径流和泥沙拦截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徐婉莹1,龙云川2,朱成斌1,蒋娟2,张宇1,周少奇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科学院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草海湿地不同景观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及微生物多样性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徐惠风1,吉生珍1,2,杨艺璇2,王国平2,高传宇2(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计划火烧对大兴安岭地区泥炭地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刘丹1,2,彭超2,3,莫永亮1,杨蕊毓2,颜辰瑶2,唐贇2,路璐1(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野生动植物保护重点实验室;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合成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城市人工湖沉积物中好氧甲烷氧化潜力及活性甲烷氧化微生物[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王刚1,2,刘茜1,2,李亚平1,2,余雨红1,2,唐淑琴1,2,郭骐1,2,蒲尚饶3,2,王刚1,2(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草原红豆杉西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海拔、坡向及光照对云曼红豆杉生长和主要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宋思梦1,周扬1,李勋1,张艳1,张健2,3(四川民族学院农学院,横断山区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培育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华西雨屏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四川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不同坡位引种巨菌草(Cenchrus fungigraminus)对土壤物理性质与水分特征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杜琳1,倪祥银1,2,卫芯宇1,杨静1,张可欣1,吴福忠1,2(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亚热带4种不同类型森林凋落叶对土壤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陈雅倩,罗静仪,徐江兵,王艳玲,周国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生态研究院).不同磷肥背景下糖原对红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陈瑶1,2,余雯静1,2,陈珑1,2,郭汝凤1,吴承祯2,3,李键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基于同质园的不同品种茶树叶性状变异及经济谱[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侯馨怡1,2,陈燕1,2,李彩侠1,王艳1,马欣荣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利用防腐剂控制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微生物污染[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李佩桓1,李崇华1,傅鸿宣1,胡帆1,翟苏华1,葛滢1,张春华2(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镉铅处理对莱茵衣藻胞外聚合物形貌和基团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余常团,肖欢,范春雨,张春雨,赵秀海,匡文浓,陈贝贝(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海省东北部灌丛群落β多样性组分分解及其驱动因素[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施小刚1,2,岳颖1,3,卢松4,张成成1,杜丽娜5,金义国2,冯茜2,明杰2,胡强2,金森龙2,戴强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卧龙投资有限公司).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豹与牦牛活动的时空关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程璐1,程曼1,徐茂宏2,文永莉1(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铁对亚高山草甸不同坡向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刘岳1,2,刘旭军1,2,宋雨婷1,2,列志旸1,周曙仡聃1,苏炜1,刘菊秀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氮沉降和降水格局变化对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魏舒沅1,吴福忠1,2,3,胡婉榕1,王源1,赵泽敏1,彭艳1,2,3,倪祥银1,2,3,岳楷1,2,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亚热带森林雨季源头溪流植物残体锰和锌储量动态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康自佳1,吴福忠1,2,3,吴秋霞1,胡仪1,岳楷1,2,3,倪祥银1,2,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米槠、杉木和马尾松凋落叶和凋落枝碳氮含量及归还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黄小艳1,2,3,邹志广1,2,3,周丽丽4,2,张马啸5,林思祖1,2,3,李树斌1,2,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木逆境生理生态及分子生物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杉木不同径级根系木质部的水力功能性状及其与解剖结构的关联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袁亚玲1,崔宁洁1,2,张丹桔1,李娇1,张艳1,3,李勋1,3,覃宇1,4,游成铭1,谭波1,徐振锋1,张健1(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四川民族学院横断山区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培育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马尾松-香椿不同混合比例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生态酶化学计量动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刘宣1,2,马孟平3,洪宗文2,熊仕臣2,赖明玥2,谭波2,李晗2,徐振锋2,张健2,游成铭2,冯秋红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长期科研基地/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安徽省全椒县神山国有林场).华西雨屏区不同发育阶段柳杉人工林枝叶4种矿质元素重吸收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谢钧宇1,2,张慧芳1,李佳慧1,曹寒冰1,2,王楚涵1,高健永1,洪坚平1,孟会生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有机碳固持及酶活性对长期施肥的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王秀秀1,2,曾勇3,闫志英2,杜亚玲2,田雪平2,吕青阳2,刘杨2,周立宏1(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产脲酶菌株Bacillus sp. ML-1矿化特性及其石灰岩裂缝修复性能[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马龙1,2,杨晓敏3,杨茜2,谭书平1,祁海军1,王菲2,刘诗琪2,仇诗琪2,康迪2(四川久马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川西高原公路工程边坡恢复早期植物群落构建特征与关键驱动力[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锁才序1,2,费璇1,2,吴新卫3,向双1,2,孙书存3(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若尔盖沙化草甸群落特征和土壤特性的耦合关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