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秋月(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同仁六月会乐舞的制度性建构[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2期
-
张鹏飞1,高静华2(中国人民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农厕改造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郭旭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新时代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金炳镐,谢清松(中央民族大学).夯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五个基础[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张少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的文献中“民族团结” 概念的出现及早期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白贝迩(华东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地区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基于政策生命周期理论与教育政策评估标准双维度[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杜靖(青岛大学).主体间性: 哲学赐给人类学的一滴奶液[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孔瑞1,高永久2(贵州民族大学;南开大学).旅游开发中的民族村寨共同体意识建设 ——以渝东南金珠苗寨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张继焦1,侯达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晋商及其所建立的全国市场体系:超越施坚雅的“区域市场观”[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方玮蓉(天津大学).三江源国家公园精益化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以果洛藏族自治州M县生态体验项目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邓苗(北京大学).祖先崇祀与人伦关系的再生产 ——民俗学视野中的宗族实践[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马丹丹(上海大学).实验民族志在中国 ——朱炳祥教授的主体民族志探索[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郑炳林,赵世金(兰州大学).从叛将到神灵: 明甘州地区武烈帝信仰研究 ——以《武烈庙旧迹记》为中心[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郭瑞娜1,曲吉林2(山东财经大学;菏泽学院).民族地区公司财务违规的锚定效应 ——基于南北文化差异的调节作用[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陈玉瑶(中国社会科学院).试论《共产党宣言》 中关于阶级与民族的原则性表述[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张蓉(兰州大学).晚清循化厅藏族“重案” 审理的理念与成因[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马玉秀(青海民族大学).中东地区沙里亚经济原理与伊斯兰金融实践探析[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陈文烈,王晓芬(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逻辑与建构路径[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完麻加1,吉毛措2(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象征符号与文化调适:藏传佛教宁玛派俄巴发辫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陕锦风(青海民族大学).口头传统与集体记忆 ——以撒拉族传统婚礼中的说唱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周大鸣(中山大学).青藏线沿线研究发凡 ——基于青海段的考察[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房静静1,袁同凯2(山东理工大学;南开大学).疾病认知、 治疗实践与乡村医疗空间生产[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梁端1,陈建樾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 中国共产党的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韩素娟(四川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一带一路” 背景下青海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屈斌(河北师范大学).清中以降甘青土司区基层社会秩序重建的路径选择 ——以青海东部“霍尔”地区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狄鸿旭(中央民族大学).西北乡村的宗教类型分析与社区嵌入式治理[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邢莉(中央民族大学).当代乡土社会神圣空间历史记忆的重构与族群关系的再生产 ——以井克梁村敖包祭祀与关帝祭祀和谐共生为个案[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翟意安(南京大学).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华“宣抚班”(1937-1940年) 述论[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
党永芬(青海民族大学).撒拉语的多角度研究 ——马伟著《濒危语言:撒拉语研究》评介[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