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林林1,2,赵陈雨1,刘洋3,李志松1,赵磊娜1(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科技学院).基于不同区域土体变形特性的自升式平台拔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3期
-
陈纪军1,2,潘子英1,2,陈默1,2,张胜利1,2,陈立3(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水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设计研究院).翼型风帆助推船舶EEDI计算方法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3期
-
余昕,吴乘胜,金奕星(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面向交界面网格的超网格算法研发及CFD应用[J].中国造船,2023,第3期
-
邓卉1,2,甘进2,张正2,3,吴卫国3(高性能船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舶与邮轮游艇研究中心).循环载荷下大开口箱型梁弯曲极限强度试验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3期
-
叶云凌1,2,甘进1,3,郑中毅1,2,冉小林4,吴卫国2(高性能船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舶与邮轮游艇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流体腔方法的海上充气膜结构抗弯承载性能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3期
-
吴琼1,2,孙群1,3,2,韦红刚1,2,袁帅1,李兆辉1,2(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船舶工程重点实验室;喷水推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喷水推进船获流区流场数值模拟[J].中国造船,2023,第3期
-
陈天文,范菊(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旁靠双浮体系统耦合运动时域分析[J].中国造船,2023,第3期
-
吕烈彪,柳卫东(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风浪失速系数对液化气船EEDI/EEXI的影响分析[J].中国造船,2023,第3期
-
周军伟1,张一言1,闫文辉2,丛立新1,梅蕾1,郭彬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工程学院;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遭遇相位对近波面摆翼推进器性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3期
-
杜云龙1,2,陈霞萍1,2,周晓葵3,黄珍平1,2,陈伟民1,2,邢磊1,2(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航运技术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航运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船舶工程重点实验室).基于实船测试结果的大型集装箱实船与船模相关分析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3期
-
吴登峰,俞孟萨,白振国,李东升,余晓丽(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船舶振动噪声重点实验室).声呐腔流激噪声场空间互功率谱及相干性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3期
-
曹鸿杰1,郭超2,王建华1,万德成1(上海交通大学船海计算水动力学研究中心(CMHL),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通航建筑物建设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船舶驶入复杂闸室的全过程数值模拟[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张婧1,刘玉1,韦朋余2,施兴华1,胡中前1(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载荷作用下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点蚀加筋板的极限强度分析[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黄志云,高志亮,许桑铭(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破损船舶横摇水动力系数计算和分析[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伍锐1,2,刘恒2,3,陈伟奇2,吴大转1(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航运技术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航运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螺旋桨空泡与其诱导脉动压力同步观测试验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孙盛,石玉云,李志富(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近冰脊航行潜艇自推进水动力特性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裴天琪,于曹阳,钟一鸣,连琏(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基于改进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X舵潜水器操纵运动模型辨识[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倪宝玉1,魏宏宇1,王军2,李好纯1,范子仪1,薛彦卓1(哈尔滨工程大学;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冰的离散元数值模型参数分析[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董磊1,马翔2,封佳祥2,孔令军2,刘义2,3,王鸿东1(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智能装备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喷水推进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改进LSTM的船舶操纵运动在线预报方法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杨三兴1,姚建喜1,2,徐锋3(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高性能舰船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浮态对船舶操纵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姚凤翔1,2,王鸿东1,2,张海华3,王检耀1,2,楼建坤1,2(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智能装备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数据驱动的可调螺距桨船舶油耗模型及航速优化[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闫允鹤,石玉云,李志富(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极地碎冰航道内潜艇上浮冰载荷特性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张奥博,闯振菊,刘社文,李春郑,常欣,侯立勋(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北极海域半潜式海洋平台结构抗冰性能优化设计[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徐雪松1,李鸿远1,吴嘉蒙2,徐莹2,倪宝玉1(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平板-碎冰-水耦合作用下的碎冰运动机理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宋科委1,王恋舟2,葛珅玮1,杨海燕1(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粗糙度对实船阻力及流场影响的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鞠鹏1,刘德进1,冯甲鑫1,梁海志2,闫俊3,乔东生3(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搭岸式单桩风机安装船作业性能数值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王俊,蔡佑林,范佘明,刘雪琴,张岩(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喷水推进技术重点实验室).喷水推进操舵倒航机构转动副力学性能试验分析[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张若瑜1,2,陈六合1,2,赵文斌3,李焱1,2,赵同岩1,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大学港口与海洋工程教育部,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考虑浮式风机-系泊缆索耦合的非线性动态响应分析[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史宗鹰,周伟新,周剑,郑巢生(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船舶振动噪声重点实验室深海技术科学太湖试验室).半浸桨动态载荷数值预报与试验测试分析[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
吴家俊,李廷秋,李杰(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基于CFD的破舱进水数值研究[J].中国造船,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