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羽尧,张国琳,钱骅,黄晓德,陈斌,赵伯涛(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采收后加工对大红袍花椒中芳香成分和麻味物质含量及组成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羊青,王茂媛,晏小霞,王清隆,王建荣,王祝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正交实验法优化姜黄油及姜黄素提取工艺[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徐云强1,2,孙卫青2,熊光权1,李新1,丁安子1,石柳1,汪兰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低盐鲫鱼鱼露发酵过程中的氨基酸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钱镭1,任德财1,姜涛1,辛雪1,胡淑敏2,刘婷1(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部;黑龙江龙丹乳业科技有限公司).响应面法优化紫薯中花色苷的提取工艺[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陆红佳,袁进文,游玉明(重庆文理学院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粒度大小对姜渣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王婉愉,李姣,张晓峰,王霄凯,时宝庆(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响应面法优化乙醇提取草果黄酮的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王雪1,位思清2,李宁阳1,乔旭光1,唐晓珍1(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生姜护色及热风干燥工艺条件优化[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王新惠1,张巍1,2,张雅琳1,刘洋1,潘攀1,朱燕莉1,张建科1,3(成都大学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市青白江区统筹城乡和农业林业局;河南省漯河市漯河高中).川味香肠食用安全性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蔡智立1,2,3,陈诗炜1,2,3,陈媛媛1,2,3,周梦舟1,2,3,冯年捷4,吴茜1,2,3(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食品中α-二羰基化合物产生的危害及控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杨成聪1,舒娜1,张亦舒1,付彩霞2,赵慧君1,郭壮1(湖北文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鄂西北传统发酵食品研究所;湖北土老憨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基于电子鼻和GC-MS技术对市售酱油风味品质的评价[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姜巍伟,彭伟,赵媛媛(青岛科技大学).味精减少食品中钠含量作用的探讨[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唐仕荣1,2,陈尚龙1,2,苗敬芝1,2,高菲1,孙苗1(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生物)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江苏省食品资源开发与质量安全重点建设实验室).发酵大蒜加工过程中功能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郝志阔1,叶小文1,钟晓霞1,刘鑫峰2(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河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广式糖醋酱制作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冯爱娟1,2,朱美娟1,陈美娟1,苏莉莎1,叶茂1,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广东高校特色调味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泡菜中高效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贺羽1,2,王帅1,2,冯小刚1,2,商学兵1,2,桑梁龄1,陈蔚1(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生物)工程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江苏省食品资源开发与质量安全重点建设实验室).蟹味黄豆酱的研制及其理化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卢慧茵,王炜,崔春(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两种谷氨酰胺酶的酶学特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赵慧娟1,2,于涛1,许梓文1(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大学).酵母菌降解亚硝酸盐条件优化[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王良云(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基于标准工艺制作下素食菜肴食盐使用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朱文慧1,胡显杰1,步营1,沈艳奇1,李学鹏1,季广仁2,励建荣1(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食品贮藏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锦州笔架山食品有限公司).香辣即食调味碱蓬菜的研制开发[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杨艳1,张骋1,毛海立1,周健2,李晨昕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系;黔南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浅谈贵州独山虾酸的制作工艺[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周密1,2,宋哲1,2,龚蕾1,2,付文雯1,2,罗彤1,2,文红1,2(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芝麻酱中掺杂花生酱[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蒋孟圆1,刘晓松2,胡琳1,马晓年2,欧利华2,张秀清2,李文廷2(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制花椒调味油中11种真菌毒素的研究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刘达玉1,刘阳2,邓静2,杨进军2,姜元华2(成都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旅游学院).自然发酵甜面酱中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郭旭凯,杨玲,段冰,郭睿,邵强,柳青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不同类型高粱与山西陈醋酿造关系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清源(西昌学院).即食块菌软罐头的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罗璇,周敏,李莉(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茄子皮紫色素的提取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豆海港1,杨改1,曹德玉1,侯晓东2,李婷2(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潮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火锅底料生产技术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陈济洋,魏登,李超,王朝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油菜籽饼粕风味豆酱生产工艺研发[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王青华,范桂强,张咚咚(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衡水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酱油中生物胺的形成机制及其测定[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
万萍,周琳,孙杰,吴枚枚,段献银,刘达玉(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酱油选育菌种制曲条件的优化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8,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