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烁,楼琇林,史爱琴,厉冬玲,王隽,张华国(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东海海域典型赤潮水体反射光谱模拟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9,第3期
-
王坤1,王沛1,张浩1,张树峰1,王大志1,2(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米氏凯伦藻细胞表面膜蛋白质组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9,第3期
-
宫长宝1,2,冯志权1,2,王丽3,梁玉波1,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市藻毒素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獐子岛海域浮游甲藻及有毒微藻的年际变化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9,第3期
-
王梓瞳1,2,宋秀贤2,3,4,5,张悦2,3,5,俞志明2,3,4,5,唐学玺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改性粘土对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生长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19,第3期
-
袁涌铨1,2,3,吕旭宁1,2,4,3,吴在兴1,2,3,贺成1,2,4,3,宋秀贤1,2,4,3,曹西华1,2,4,3,俞志明1,2,4,3(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试点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北部湾典型海域关键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J].海洋与湖沼,2019,第3期
-
俞志明.前言[J].海洋与湖沼,2019,第3期
-
王润萍,戴铃灵,陈雅飞,徐永健(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短期温度、盐度胁迫对海洋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摄食行为及抗氧化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李波1,阳秀芬1,王锦溪1,易木荣1,何雄波2,陶雅晋1,冯波1,3,4,颜云榕1,3,4(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中心;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海洋渔业信息化技术中心).南海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摄食生态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陈雪峰1,2,王春琳1,顾志敏2,徐宾朋2,张宇飞2,慎佩晶2,程海华2,彭菲2,李喜莲2,黄振远2(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国家罗氏沼虾遗传育种中心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卵巢发育不同时期转录组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韩笑天1,2,3,4,赵婷1,苗辉2,3,孙斌5,赵卫红2,3,4,颜天2,3,4,于仁成2,3,4(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苏北浅滩绿藻从定生到漂浮过程中的组成及其生长特性[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赵玉超1,王仁杰1,沈敏1,董甜甜1,崔彦婷1,王淑生2,凌涛3,李玉全1,付瑞江4(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滨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潍坊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滨州市北海新区海缘养殖科技有限公司).高盐和温度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受精卵孵化及幼体发育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李芬,陈绮萍,何佩莹,黄小琪,陈忠凯,周惠强,钟东明,舒琥(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江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的核型分析及线粒体Cytb基因和D-loop的遗传多样性[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闫茂仓1,2,3,王瑶华2,胡利华2,张炯明2,刘亚南2,唐明2,罗奎2,黄贤克2,周前进1,3,陈炯1,3(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溶血弧菌特异性卵黄抗体(AHPND-VpIgY)对凡纳滨对虾幼体被动免疫和育苗成活率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杨小东1,2,江兴龙1,2,乐普敏1,2,龚铭杰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南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的耗氧率(ROC)、窒息点(AP)和适温范围(RT)及对非离子氨(NIA)、NO2–的LC50和SC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吴仁协,肖瑶,牛素芳,翟云,张浩冉,陈伟勇,黎晓(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基于SLAF-seq技术的黑棘鲷微卫星标记开发及其在鲷科鱼类中的通用性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吴晓芬1,周慧2,曹敏杰1,刘增宏1,孙朝辉1,卢少磊1(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船载CTD仪与自动剖面浮标观测资料质量初探[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赵振鲁1,2,刘甲星1,张跃环1,刘甜甜3,谭烨辉1,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离体培养的虫黄藻(Symbiodinium voratum)对温度和光照的生理响应[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周春1,李予国1,2,张宝强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变速海水运动感应电磁场数值模拟及特征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唐启政1,2,3,孙志宾1,3,王新安1,3,马爱军1,3,杨双双1,3,黄智慧1,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洋渔业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SmPDIA3的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侯梓园1,高姗1,2,潘宝平1,闫春财1(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兴南中学).青蛤(Cyclina sinensis)IKK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刺激下的表达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张成1,2,祖露1,2,李清清1,2,成永旭1,2,3,吴旭干1,2,3(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法探讨中国沿海六群体绒螯蟹(Eriocheir sensu stricto)的种群遗传[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端和阳刘保昌何宜军,李秀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一种改进的基于逆Omega-K算法的海面场景SAR原始数据仿真方法[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林立东1,尚天歌2,陈斌斌2,张旭2,马增岭2(温州市洞头区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水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保护重点实验室(温州大学)).经济海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受精卵生物活性物质及矿质元素成分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刘硕博,唐祖蓉,申望,叶莹莹,陈晓磊,祁鹏志,郭宝英(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F型mtDNA D-Loop的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王卓越1,2,3,4,郑建1,3,4,杨宇星1,3,4,王法明1,2,3,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模式模拟评估[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刘云1,2,3,陈田田1,2,3,宋书群1,2,3,李才文1,2,3,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同氮浓度条件下红色赤潮藻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特征[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高小雨,高山红(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与大气学院).黄海海雾短时临近预报中云水路径的EnKF同化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
李永亮1,2,赵欢欢1,李荣华1,2,王春琳1,2,母昌考1,2,宋微微1,叶央芳1,2(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海洋高效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六个地理群体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比较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9,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