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荣华1,贾迎亚2,胡君辰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基于行为视角的危机领导力模型建构与有效性检验[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印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论春秋时期秦墓的随葬列鼎制度 ——兼与莒、薛国贵族墓比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科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论家的超越性 ——兼论《论家:个体与亲亲》[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米里埃尔·德特里1,齐悦2(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中国古诗译介对法国诗歌语言的作用:以二十世纪为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林青(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及其启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周文,代红豆(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社会所有制及其当代形式再探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闫雪(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藏传佛教中关于香巴拉具种王的争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汪沛(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列维纳斯的爱欲现象学及其东方回声:围绕《论家:个体与亲亲》的一个讨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程乐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洞见与鸿沟 ——《论家:个体与亲亲》与重建家的哲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钱锋,钟绍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史学中心).20世纪30年代英国对华毒品政策 ——基于国联鸦片顾问委员会档案资料的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寅彭(上海大学文学院).寄庐刘衍文先生评点钱仲联《清诗精华录》述略 ——兼谈刘先生以诗法为中心的清诗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秦振耀.主持人的话[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吴晓林,覃雯(南开大学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走出“滕尼斯迷思”:百年来西方社区概念的建构与理论证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杨泽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太虚即气”之“即”当为“是”义考论 ——对牟宗三解读的反思[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孙英刚(浙江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时期犍陀罗对中国文明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许闲1,周源1,余安琪2(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美国医疗保险改革的经验与启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覃漩(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孙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如何在语用转向后重提语义表征? ——以戴维森和布兰顿为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沈顺福(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儒学高等研究院).论理学工夫的本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王才勇(复旦大学中文系).论艺术形式创制的有极和无极 ——中西艺术范式差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徐锦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论地域特征、地方经验与文学书写中的地方感 ——以愚园路为样本[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周爱民(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霍耐特对马克思劳动解放学说的重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刘永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后五四时代中国内地的书籍流通与阅读取向 ——基于四份书单的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王凤才.主持人的话[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范慕尤(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玄奘晚年的译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肖雅心1,李明泉2(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四川社会科学院).文艺人口学论纲[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朱红(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规则的对应与逾越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人物的饮食行为与道德形象[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