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佳欢1,杨新兵1,刘彦林2,赵小勇2,赵迎雪1,鲁绍伟3(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石灰岩弃渣与农田土复配土壤水分蒸发及覆盖物保水性能[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5期
-
肖海1,2,向瑞1,刘畅1,叶朝欢1,高峰1,张伦1,夏振尧1,2,崔磊3(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聚丙烯酰胺(PAM)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坡面片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5期
-
张霞1,于国强2,李鹏1,李占斌1(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淤地坝对黄土浅层滑坡的减蚀作用[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5期
-
殷清慧1,2,谢世友1,3(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安顺学院;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黔中喀斯特山区坡耕地产流产沙对无籽刺梨种植的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5期
-
邹伟婷1,2,信忠保1,2,秦瑞杰3,张满良3,刘晓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黄土丘陵区第三副区人工牧草SCS-CN值率定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5期
-
庹泊楠,陈虎林,杨洋,叶浠倩,黄香(西藏大学理学院高原流域环境化学实验室).西藏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肥力评价[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5期
-
陈伊多1,2,杨庆媛1,2(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部乡村可持续发展实验室).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5期
-
綦璨,范弢,陈进豪(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滇东岩溶断陷盆地地表/地下不同侵蚀场土壤的可蚀性[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5期
-
《水土保持学报》编辑部.《水土保持学报》投稿须知[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5期
-
李嘉麟,陈家慧,华丽,韩兆君,蔡崇法(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于CSLE的湖北省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张美桃1,杨培岭1,任树梅1,徐子昂2,魏琛琛1,贺新1(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武汉市青山区水务和湖泊局).灌溉水盐分及灌水量对土壤水盐分布与春玉米生长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闵梓骁1,2,张建新3,范文波1,2,杨海梅1,2,乔长录1,2,许忠宇1,2(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石河子大学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农垦科学院).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动态生长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吴普侠1,汪晓珍2,吴建召2,张晓梅3,蔺雨阳4,王凯博5(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林木种苗与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固碳现状及固碳潜力估算[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张轩铭1,戴翠婷1,李朝霞1,周怡雯1,王天巍1,李豪2(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武汉蓝天绿野咨询设计有限公司).三峡库区紫色砂岩不同发育程度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蒋忙舟(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一院)).黄土高原典型退耕草地植被特征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皮贵宁1,贺中华1,2,3,游漫1,张浪1,杨铭珂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2001-2020年贵州省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杨树烨1,2,赵西宁1,2,3,高晓东1,2,3,于流洋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基于δ13C值的黄土高原生态林和经济林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及对环境响应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王荣荣,王海琪,蒋桂英,尹豪杰,谢冰莹,张婷(石河子大学农学院).2个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耗水特征及根系生理特性对开花期干旱的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周仕轩1,夏彬2,郝旺林2,张佐源3,许明祥1,2,3,梁银丽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坝地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李乐1,马巍2,勾蒙蒙1,王娜1,刘常富1,3,肖文发1,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三峡库区典型流域硝态氮输出特征及归因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张术伟,王卓然,常春艳,赵庚星,陈悦,潘敬瑞(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黄三角濒海区土壤水盐时空分异特征及耦合关系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刘晶1,郑利芳2,王颖1,2,党廷辉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减氮和秸秆还田对旱地土壤微生物和硝化潜势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冷旭1,2,李仙岳1,2,郭宇1,2,丁宗江1,2(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高效节水技术装备与水土环境效应内蒙古工程研究中心).DNDC模型和TOPSIS法联合确定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农田合理施氮量[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向姣1,2,3,王著峰4,王玉刚1,2,3,冯文婷1,4(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长期不同施肥对新疆荒漠农田土壤碳含量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黄博文1,2,查瑞波1,3,毛兰花1,2,吴洁玲1,2,刘家明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红壤侵蚀退化坡面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益演变[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吴成永1,2,3,曹广超2,3,陈克龙2,3,巴丁求英2,3,刘宝康1,王润科1,石亚亚1,鄂崇毅2,3(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黄河上游地区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及归因[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姚飛1,杨秀芹1,刘慕嘉1,张余庆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在长江三角洲的性能评估[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谢正丰,王冬梅,张鹏,张泽洲,任怀新,王慧,黄薇,张琳琳(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黄土高寒区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与环境影响因子[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
李宇章,王亚妮,胡宜刚,李以康,张振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4.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高寒沙化草地植被与土壤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