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淑华1,2,卢可1(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从不信任到信任:“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的应有转向[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4期
-
刘进,李新宇(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四十二)——以黑山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4期
-
王鑫,高黎(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国《跨境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认证报告研究——以对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和埃及文学及现代科学十月大学合作质量认证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4期
-
贺亿,瞿铮(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高等教育治理:南非科技高等教育网络组织及其治理领域[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4期
-
江政一,尤铮(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英国私立学校跨境办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对等性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4期
-
周娜1,2,刘锦1(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荷兰莱顿大学ICLON教育研究院).荷兰高等教育认证系统评估框架:内容与特点[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4期
-
王薛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全球K-12教育创新实践与趋势——来自非营利组织HundrED的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4期
-
高尚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英国高等教育监管组织研究——以学生事务办公室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4期
-
张双鼓1,张力玮2(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联合国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动向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4期
-
李敏1,郝人缘2,阚阅3(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综合与信息管理办公室;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价值取向和作用机制探究——以国际大学协会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4期
-
林书名1,潘俊宏2,田小勇2(东盟秘书处教育、青年与体育司;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面向数字化转型发展与致力于教育广泛合作的东盟行动——访东盟秘书处教育、青年与体育司副司长林书名[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3期
-
尹子娟1,尚巧巧2,王明明1,卢璐1,王忠厚1,王晶莹1(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国知网).百年来中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文本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3期
-
钟周,袁圩(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普林斯顿大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3期
-
胡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可持续大学建设路径分析——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3期
-
李如意1,钟周2,曹越3(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可持续素养框架设计与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3期
-
岳伟,郑敏(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奥地利教师可持续发展教育素养KOM-BiNE模型:结构、特点与实践[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3期
-
张婉莹,逄世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未来教育的行动框架——《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解读[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3期
-
徐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教育治理研究中心).美国面向东盟的教育“圈层战略”[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3期
-
周文伟1,李悦2(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首尔大学师范学院).韩国碳中和教育体系探析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3期
-
高天齐1,高书国2(德国WTR建筑事务所;中国教育学会).德国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政策考察[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2期
-
周沁瑜,郭宝仙(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大观念统领下的教材编排——以韩国高中英语教材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2期
-
苏鑫(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河南大学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院).后发型大学教师晋升评价:以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2期
-
袁宏宇1,张力玮2(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基于国家资历框架的法国高校育人实践——以国立工艺学院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2期
-
徐亚萱,刘徽(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大概念视角下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材编写:问题导向的全过程融入[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2期
-
曹琦,徐亚萱,刘徽(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大概念统领下美国STEM课程重构:在解决大挑战的过程中深化概念理解[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2期
-
赵康,田晓(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师持续专业发展路径探析——以维多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中心的实践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2期
-
钱振球1,潘志芳2(浙江师范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迈向“自动承认”时代:欧洲《高等教育资历自动承认公约》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