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意(河南大学文学院).“超我”的审判和“自我”的复归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罗生门》场景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陈令君,梁田(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节气古诗词的生态话语分析 ——以郑板桥《七言诗》为例[J].唐山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张昂(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全面抗战时期根据地高校党建工作的四重向度[J].唐山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赵洋(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J].唐山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张欣园(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类型视角下司法解释区分性定位的规范分析[J].唐山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吴汉全,魏文芳(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十月革命与李大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追求[J].唐山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刘东阳(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及其当代启示[J].唐山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陆勇强(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全清词·雍乾卷》辑补49首[J].唐山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贾伟龙,韦磊(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李大钊对列宁个人经历的认识[J].唐山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冯宝成(渤海大学文学院).字书字料库汉字本借关系类型字段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