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琥顺1,仲霞铭2,熊瑛2,吴晓睿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视域下的近海非法捕捞大数据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刘源豪1,2,3,杜旭龙1,2,3,黄锦学2,熊德成1,2,3(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境因子对矿质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孟龄,杨磊,王巧环,王俊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致敏性气传花粉的分布、危害评价及防治措施[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王花1,王慧1,邵晓莉2,叶忠铭3(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田边伴生植物种植提升作物传粉服务功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王骁1,2,梁思维3,田艺佳1,2,刘笑彤1,2,梁文举1,张晓珂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与栽培研究所).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土壤食物网研究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潘澜1,郑晓娜1,罗霜1,毛会军2,孟庆林2,陈锦睿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垂直绿化的建筑节能与室外降温效应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孟健1,孙灏1,滕超2,王思涵1,王雨昕1,王超群1,吴瑞翔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遥感土壤湿度因子的防风固沙功能估算模型改进及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10期
  • 陈浈雄,张超,李全,宋新章,施曼(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土壤有机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吴思炫1,2,3,高复云1,2,3,张锐澎1,2,3,苏浩1,2,姚槐应4,范雪莲5,李雅颖1,2,3(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宁波(北仑)中科海西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浙江省城市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宁波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连虎刚1,2,曲张明1,2,刘春芳1,2,贺扬希1,2(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甘肃省土地利用与综合整治工程研究中心).北方防沙带河西走廊段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其防风固沙服务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肖武1,阮琳琳1,岳文泽1,周妍2,张丽佳2,胡月明3(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面向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多尺度成效评估体系构建[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黄俊杰,冯秀丽,董毓伊,张驰,谢立建,程俊恺,高天宇(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基于遥感生态指数和图论知识的宁波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于海霞1,2,王禹骁1,2(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东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及空间分异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肖晨,田栋元,马榕,董灵波(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更新数量相容性预测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吕乐乐1,王文彬2,董灵波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日照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基于哑变量和分位数回归的兴安落叶松更新幼树的树高-胸径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吴欣阳1,2,邵静1,2,陈晓萍1,李锦隆1,胡丹丹1,2,钟全林1,2,3,程栋梁1,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夷山不同海拔阔叶树叶片养分含量及再吸收效率[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苑淑媛1,张鹏1,2,沈海龙1,3(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草局红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然更新红松苗针叶光合和解剖特性对不同郁闭环境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田茂琦,陈光杰,孔令阳,陈丽,李蕊,王露,韩桥花,陈小林(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昆明小型城市湖泊叶绿素a浓度与硅藻群落的时空分布及主控因子[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洪辛茜1,2,孙涛3,陈利顶1,3,4(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城市化背景下植被物候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吴绍雄1,2,张勇勇1,赵文智1,康文蓉1,2,田子晗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COSMIC模型的宇宙射线中子反演荒漠-绿洲区土壤水分[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申诗怡1,王剑武2,周天焕2,马元丹1,王彬1(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亚热带典型绿化灌木对夜间人工光照的生理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董一博1,解萍萍1,刘洋1,孙冰喆1,张先亮1,2,3(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省城市森林健康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塞罕坝森林培育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太岳山不同年龄油松早材树脂道面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王淼1,2,吴国亮3,张蕊2,王家燚1,王云鹏2,4,黄大庄1,周志春2(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木育种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木荷18年生种源生长、材性的地理种源变异[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许雄钞1,张前前1,滕秋梅1,赵明水2,李永春1(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毛竹和次生阔叶林优势树种根际效应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张雯怡1,姜振辉1,潘丽霞1,周家树1,刘娟1,2,蔡延江1,2,李永夫1,2(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玉米秸秆及其生物质炭输入对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化学组分与碳降解功能基因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赵娅君1,郑粉莉1,2,安小兵1,师宏强1,胡文韬1,张加琼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典型黑土区坡耕地融雪、风力、降雨复合侵蚀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杨振康1,杨婉蓉1,刘志娟1,高伟达2,任图生2,沈彦俊3,杨晓光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气候变化对东北三省土壤风蚀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 郝梦媛1,刘殿锋1,2(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兴趣点识别生境风险的生态网络构建——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23,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