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卫东(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严”书:黄永年先生书法片谈[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张铁华(咸阳师范学院).博学余暇,游手于斯——由黄永年先生的书法说开去[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刘星(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黄永年先生的篆刻[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孙晓涛(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求真探微 濯古出新——黄永年先生篆刻理念摭谈[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胡庆恩(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通明之力 平和之美——浅议黄永年先生书法篆刻理论实践与当代意义[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闫晓姣(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书法史研究的“因式分解”[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方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书法史研究碎片化与书法学科的独立[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李慧斌(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走出碎片化:书法研究的“精微”与“广大”[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王谦(山东艺术学院).抓住传统书法的学术红线——读徐传法新著《书苑麈谈》[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杨楠楠(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资源服务中心).徽州鲍氏刻《安素轩帖》考述[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曹旅宁(华南师范大学).记我的老师黄永年先生[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王其祎(西安碑林博物馆).可以永恒的传承——写在《黄永年谈艺录》出版时[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黄寿成(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先父黄永年教授在书法史研究方面的造诣[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刘光帅1,马国良2(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西京学院公共艺术中心).唐《唯诚墓志》考略[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黄永年.黄永年 行书 《吴郡图经续记》诗轴[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黄永年.黄永年 行书 题《墨法集要》[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郑州大学《大学书法》编辑部).《大学书法》征稿启事[J].大学书法,2022,第4期
-
向净卿(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交叉学科视野下书法研究的独特性[J].大学书法,2022,第3期
-
杨晓萍,刘保辰(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书法学科交叉方向与模式探讨[J].大学书法,2022,第3期
-
赵永恒(山西应用科技学院).交叉学科视阈下高校书法学专业中中文类课程的设置[J].大学书法,2022,第3期
-
蔡清德(福建师范大学).关于书法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从入门开始导师的权利、责任与使命[J].大学书法,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