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文静1,周翰鹏1,孙涛2,黄金涛1,杨文焕1,李卫平1(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德州市水利局).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优先控制因子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李秀华1,2,赵玲1,滕应1,骆永明1,黄标1,刘冲1,刘本乐1,2,赵其国1(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贵州汞矿区周边农田土壤汞镉复合污染特征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估[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陶玲1,2,3,黄磊1,2,周怡蕾1,2,李中兴1,2,任珺1,2,3,4(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环境生态研究所;甘肃瀚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甘肃昊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污泥-凹凸棒石共热解生物炭对矿区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环境风险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周选博1,2,王晓丽1,2,马玉寿1,2,王彦龙1,2,罗少辉1,2,谢乐乐1,2(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大学).返青期休牧措施下高寒草甸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变化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樊珂宇1,2,高原2,3,4,5,赖子尼2,3,4,5,曾艳艺2,3,4,5,刘乾甫2,3,4,5,李海燕2,3,4,5,麦永湛2,3,4,5,杨婉玲2,3,4,5,魏敬欣2,6,孙金辉1,王超2,3,4,5(天津农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珠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渔业资源环境广州观测实验站;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珠三角河网鱼类微塑料污染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齐月1,2,张强1,2,胡淑娟1,蔡迪花2,赵福年2,陈斐2,张凯2,王鹤龄2,王润元2(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王礼霄,刘晋仙,柴宝峰(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华北亚高山土壤细菌群落及氮循环对退耕还草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李婷婷,侯梦丹,邓欣妍,周徐平,王顺莉,黄丹,曾芷若,彭涛(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中国-东盟苔藓植物研究中心).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植被类型树附生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花莉,成涛之,梁智勇(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固定化混合菌对陕北黄土地区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邓天乐,谢立勇,张凤哲,赵洪亮,蒋语童(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稗草与水稻生长空间竞争关系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蔡国俊1,2,袁桂香1,符辉1(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洞庭湖区农村生态系统健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生态网络研究现状和趋势[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崔乔1,2,李宗省1,张百娟1,2,赵越1,2,南富森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冻融作用对土壤可溶性碳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影响的荟萃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王默雷1,2,李智慧2,3,陈来国2,3,郭送军1,刘明2,3,王硕2,3,陆海涛2,3(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水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城市垃圾焚烧厂烟气及周边土壤中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袁春明1,2,3,杨国平4,耿云芬1,2,3,张珊珊1,2,3(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基于积分投影模型预测濒危植物景东翅子树的种群动态[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陶双成1,黄山倩1,高硕晗1,熊新竹1,郝艳召2,邓顺熙3(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基于情景分析的关中城市群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苏泳松1,宋松1,2,陈叶3,叶子强1,钟润菲1,王昭尧1(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珠江三角洲人类活动净氮输入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程传鹏1,2,徐明洁2,3,刘慧峰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科学院千烟洲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间伐对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碳动态及碳固定经济价值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古琛1,2,贾志清2,3,4,杜波波5,何凌仙子3,4,李清雪3,4(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青海共和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措施综述与展望[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7期
-
陈文裕1,2,夏丽华1,2,徐国良1,2,余世钦1,2,陈行1,2,陈金凤1,2(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广东省农村水环境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0—2020年珠江流域NDVI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7期
-
李梦华1,2,韩颖娟1,2,赵慧1,2,王云霞1,2(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宁夏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7期
-
柯丽娜1,徐佳慧1,王楠1,侯俊轩1,韩旭1,2,阴曙升1,2(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滨海湿地生态质量变化评价——以辽东湾北部区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7期
-
孙梦鑫1,2,张岳1,2,辛宇1,2,钟鼎杰1,2,杨存建1,2(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川西高原近20a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7期
-
姜超强1,李晨2,朱启法3,徐海清3,刘炎红2,沈嘉1,阎轶峰1,余飞1,祖朝龙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安徽省烟草公司;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皖南不同种植模式碳汇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7期
-
王磊1,温远光1,2,3,周晓果2,朱宏光1,3,孙冬婧2(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广西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尾巨桉与红锥混交对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7期
-
刘展航1,2,3,张树岩4,侯玉平1,朱书玉4,王立冬4,施欣悦2,5,李培广2,3,韩广轩2,3,谢宝华2,3(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互花米草入侵对黄河口湿地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7期
-
姜倪皓1,张世浩2,张诗函3(楚雄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化学学院;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哀牢山紫茎泽兰入侵群落主要物种种间联结及环境解释[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7期
-
罗松英1,2,李秋霞1,邱锦坤3,邓素炎1,李一锋1,陈碧珊1,2(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岭南师范学院红树林研究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三岛土壤-红树植物系统中重金属形态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7期
-
钱莲文1,余甜甜1,梁旭军1,王义祥2,陈永山1(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红壤山地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茶园土壤酸化改良中生物炭应用5a后的稳定性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