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轲,田玉洁,田雨晴,李美嬉,郝敬虹,杨柳(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农学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12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3期
  • 柳静1,王昌梅1,赵兴玲1,吴凯1,尹芳1,2,杨红1,杨斌1,梁承月1,张无敌1,2(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省农村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氯化胆碱类低共熔溶剂对木质纤维素分离及其利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3期
  • 孙淑琴,李月娇,李广胜,杨秀荣(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对秧苗素质的调控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3期
  • 邹丹1,唐启源2,黄益国1,刘龙生1,方升亮1,吕广动1,旷娜3,罗友谊4,毛瑞清1,张明1(衡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省水稻研究所;衡山县农业局).抗倒剂对优质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3期
  • 孔德真,桑伟,徐红军,韩新年,聂迎彬,田笑明(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谷物品质与遗传改良兵团重点实验室).喷洒叶面肥对春小麦黑胚、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3期
  • 程倩1,2,3,丁文魁2,3,赵福年1,张鹏2,3,李兴宇2,3(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武威国家气候观象台;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拔节期干旱复水对干旱区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3期
  • 赵志鑫1,2,3,傅蒙蒙1,2,3,李曙光1,2,3,王亚琪1,2,3,余希文1,2,3,张红梅4,陈华涛4,徐海风1,2,3(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河下游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淮安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耐荫性春大豆品系筛选及耐荫指标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3期
  • 宋莉,秦洁,黎轩,武晓燕(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液态地膜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3期
  • 唐洪杰(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复合肥不同方式配施纳米碳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3期
  • 杨泽远,张克信,刘长仲(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CO2浓度升高对阿尔蚜茧蜂寄生及后代蜂适合度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3期
  • 赵仲孟1,赵瀚1,王雄延2,柯红雨1,张露1,黄志鹏1,段元亮1,李华东1,吴鲤校3,李强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邻水县农业农村局).疏勒河土著鱼类营养价值开发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3期
  • 《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编辑部.声明[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3期
  • 赵凯,黄玲,冯维营,邵敏敏,王福玉,陈贵菊,张玉丹,杨本洲,孙雷明,闫璐,王霖(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2期
  • 陈洪森,洪慈清,莫雯婧,蔡鑫铠,桂芳泽,关雄,潘晓鸿(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三种菌糠制备的生物炭对重金属镍的吸附探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2期
  • 郑聪慧1,徐振华1,王玉忠1,张蔓蔓2,杜克久2,李向军1,刘春鹏1(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林木良种技术创新中心;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四种臭椿不同叶位叶片色素组成及分布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2期
  • 张晓申1,张利鹏2,王伟2,黄松波2,曹辉1,左红娟1(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河南亿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种肥料对甘薯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2期
  • 吕雪梅1,许思思1,王耀2,3,陈一民2,隋跃宇2,焦晓光1(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秸秆深埋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农田黑土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2期
  • 杨东,刘晓霞,陈红金,虞轶俊(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定额制施肥对土壤及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2期
  • 匡雪芹1,2,3,谢彬1,2,3,李云春1,李靖2,3(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省智慧农业与水安全国际联合研发中心;云南省高校城乡水安全与节水减排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及其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2期
  • 史柠瑞1,朱珠1,2,王艳莉1,2(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省枸杞无害化栽培工程研究中心).基于MaxEnt模型对2种青兰属植物在未来气候变化下潜在分布的预测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2期
  • 普布多吉,史继清,张东东,周刊社(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2022年西藏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2期
  • 左红娟1,曹辉1,黄松波2,张利鹏2,王伟2,张晓申1(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河南亿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同药剂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2期
  • 马智勇,李美成,马巍,王春强(锦州医科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基于RNA-Seq技术分析不同产蛋量庄河大骨鸡垂体和下丘脑的可变剪接事件[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2期
  • 万海霞1,许浩1,郭永忠1,韩新生1,咸海龙2(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固原市富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蚯蚓处理牛粪效果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2期
  • 李荣田1,李双语燕1,2,孟丽君2,刘长华1,3,詹俊辉2(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寒区植物基因与生物发酵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水稻锌稳态调控基因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2期
  • 肖庆泉(福建省大田县石牌镇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南方薯类科学观测实验站).大田县淀粉型甘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2期
  • 姜忠娟1,袁红梅2,孙阎1(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亚麻籽木酚素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3,第3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