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薛晓姣1,2,杨宏志1,任楠1,2(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条件下区域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张瑞1,李静婧2,刘葛辉1,陈绍宽1(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地铁车站客流瓶颈识别与疏解方案优化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姚翔林1,王海红2,赵晓华1,胡永利3,王玉4(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路政局道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多媒体与智能软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交叉口指路标志信息要素需求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常丽君1,郑黎黎2,杨帆2(吉林建筑科技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基于(SAGA-FCM)-PNN的交通状态判别方法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龚天洋1,谢宪毅2,戎辉3,王文扬3(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基于相平面法的车辆电子稳定控制策略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刘少博1,2,3,张鑫泽4,李艺玮4,刘娇4(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地铁站人员疏散路径选择行为分析及Logit建模[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李巧茹1,2,池维源1,陈亮1,2,范忠国1,郝恩强1,周志华3(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智慧基础设施研究院;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基于相空间重构和PSO-GPR的短时交通流预测[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丁袁,马健霄,潘义勇(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有无信号控制路段下行人过街眼动特性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李新琴1,史天运2,李平3,王喆3,杨连报3(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基于进化集成分类器的铁路安全隐患智能分类[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苏俊杰,柴干,季文韬(东南大学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中心).基于投影寻踪的快速路交织区交通状态判别方法[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安实1,王雷1,周超2(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后勤集团).基于神经网络及关联性修正的交通异常预测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庞楷1,蔡良才1,乔一2,刘一通2,王观虎1(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空军研究院工程设计研究所).独立平行进近模式的双跑道碰撞风险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林子赫1,2,周晨静3,荣建1,2,李巍4,李琪4(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运行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基于工程实测的加速度-速度参数阈值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柏跃龙1,彭理群1,祁钰茜2,赵建东3(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检测数据缺失条件下的交通流估计方法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龙可可,杨晓光(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混合交通流的信号交叉口绿灯间隔设计方法[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于超,李瑞敏,张威威(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道路旅行时间预测[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曹政1,李华明2,卓为3,李振龙1(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基于优先度规则的交叉口反溢流动态控制方法[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陶倩文1,2,胡钊政1,2,蔡浩1,3,黄刚1,2,王相龙1,2(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能动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车辆感知与定位研究——第29届国际智能车大会综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交通信息与安全》编辑部).《交通信息与安全》杂志2019年征订启事[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2期
  • 强添纲,赵明明,裴玉龙(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与鲁棒性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1期
  • 李岩,陈红,孙晓科,罗婷,史转转(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基于热点探测模型的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1期
  • 曾思萌,叶茂,刘英舜,陈雅婧(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共享单车引入后通勤者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建模[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1期
  • 喻恺1,彭理群1,丁雪1,贺宜2(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面向人机协同共驾的驾驶行为短时预测方法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1期
  • 严新平1,2,吴兵1,2,贺宜1,2,钟鸣1,2,朱玉斌3,赵霞4,王前选5,6(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五邑大学).我国 “零死亡愿景”交通安全理念及实施战略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1期
  • 周颖1,邓敏1,吕能超2,3(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城市快速路减速车道驾驶行为分析及其安全性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1期
  • 刘大为,史忠科(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基于侧向车辆影响的跟驰模型建模及仿真[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