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龙,张军,纪泽雨,张龙(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铀转化生产线含氟废水处理工艺设计[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2期
-
钱祎剑1,2,张立军1,陈灵新1,2,王冠鹰1(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宇宙射线缪子核材料快速检测算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2期
-
张庆东1,2,吴建伟2,李金航2,宋帅2,纪旭明2,顾祥2,洪根深2,李冰1(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8研究所).基于高温抗辐照SOI CMOS工艺的器件特性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2期
-
李燕妃,孙家林,王 蕾,吴建伟,洪根深,贺 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抗辐射加固高压NMOS器件的单粒子烧毁效应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2期
-
阳晓彬,罗 聃,马奎安,朱 海,刘永峰(西安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卫星有效载荷开关电源单粒子瞬态效应的防护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2期
-
陈竞晖,曾 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SIP外壳内受X射线激发的电磁干扰环境[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2期
-
陈竞晖1,曾超1,王昆仑2,周开明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基于脉冲功率装置的圆柱腔体系统电磁脉冲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2期
-
靳根1,张鹤耀2,连鹏飞3,程金星4,王庆波4,于艾4,宋金亮5,唐忠锋5,刘占军3(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北京高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熔盐/辐照环境中细结构等静压石墨的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2期
-
蔡伟华1,韦徵圣1,李石磊2,张文超1,侯延栋1(东北电力大学热流科学与核工程实验室;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5×5花瓣形燃料棒束组件内单相流动与换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刘旻昀1,2,黄彦平1,唐佳1,臧金光1,赵学斌1,黄善仿2,何茂刚3,张博4(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西安交通大学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超临界流体物性畸变特性的多尺度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于晓勇1,祁沛垚1,2,乔守旭1,王啸宇3,邓坚3,谭思超1(黑龙江省核动力装置性能与设备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5×5棒束通道局部阻塞流场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刘佳泰1,2,彭天骥1,2,3,苏兴康1,2,顾龙1,2,4(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兰州大学).铅铋冷却快堆含绕丝燃料组件子通道程序开发与验证[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陈波,步珊珊,陈德奇,马在勇,张卢腾(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温气冷球床堆有效导热系数模型的改进[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刘京1,叶成2,熊珍琴1,陶家琪1,顾汉洋1,蒋兴2,谢永诚2(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半液位换热性能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邢硕,张坤,陈平,周毅,尹春雨,冯晋涛,何梁,苗一非,惠永博,王璐(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燃料棒性能分析程序FUPAC V2.0的研发与验证[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苗建新1,曹良志1,方超1,贺清明1,曹启祥2,尹苗2(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球谐函数有限元程序NECP-FISH的开发及其在聚变堆包层中子学分析中的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周彪,孙倩,孙俊,孙玉良(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RELAP5的氦氙流动换热计算模块开发与验证[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桂民洋,田文喜,吴迪,陈荣华,张魁,苏光辉,秋穗正(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棒束子通道CHF机理模型开发及初步验证[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叶献辉,蔡逢春,黄旋,冯志鹏,刘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反应堆吊篮在泵致脉动压力载荷下的响应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田超,夏明明,黄博琛,景福庭,肖锋,吕焕文,高希龙(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一回路注锌对腐蚀产物的影响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尹石鸣1,2,3,张立国1,2,3,王海涛1,2,3(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基于γ测量的球床式高温气冷堆内乏燃料球探测方案的模拟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何雯,赵陈儒,薄涵亮,赵崇岩(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流动沸腾汽泡脱离直径尺寸分布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芦苇,史国宝,王佳赟,曹克美,张琨(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增强IVR有效性的堆内注水策略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刘玉康1,文青龙1,2,乔鹏瑞3,侯斌3,阮神辉1(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核能工程系;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全厂断电事故工况下小型铅铋快堆余热排出能力评价[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刘亚芬,胡继峰,严睿,王小鹤,邹杨,于世和,陈金根(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基于LR-0基准题的CENDL-TMSR-V1数据库验证[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黄志刚,张妍,鲁晓东,彭传新,昝元锋,卓文彬,闫晓(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直接注入管线失水事故非能动安全系统运行特性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赵泽武1,曹琼1,陆道纲1,杜永琪1,陈双龙2,刘雨1(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凸台约束对快堆组件流致振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
李彦霖,秦本科,薄涵亮(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双螺旋结构电容式棒位测量传感器偏心性能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