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万欢,钟巍华,李伸,张东旭(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南昌大学先进制造学院).S30408管材及其焊缝在超临界CO2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10期
  • 吴久伟,官国英,黄兴德,李勇,葛丁,王宇,赵思倩(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高温蒸馏坩埚在铅铋合金中的腐蚀行为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10期
  • 张俊伟,李文博,米振远,智宇,孙鹏飞,宋金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探测器开放式场笼电场模拟与优化[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10期
  • 赵浩程,柏磊,韩苗苗,范潇,张俞奇(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铀富集度测量中相对效率曲线拟合修正方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10期
  • 章志悦,贺珊,宋建,王晨旭,邓心怡,肖权津,王国华(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南华大学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土著菌群介导下多机制协同治理铀污染水体[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10期
  • 金志威,张庚,夏兆东,朱庆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REMIX燃料可行性与乏燃料特性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10期
  • 盛美玲,张欣,梁潇,丘锦萌(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安全壳非能动热阱系统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10期
  • 李来冬,吕征,赵爱虎,解家春,蔡伟华,张文超,倪文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流科学与核工程实验室).基于SP-100 GSA的空气-水分离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10期
  • 孔淑颖,张明,王仁生,拓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正比计数器测量气体核素活度中小幅度脉冲漏计数修正的Geant4模拟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10期
  • 赵树勇,郭刚,隋丽,张峥,陈启明,刘建成,张书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国家原子能机构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高速重离子混合束中Xe离子的特征X射线鉴别实验设计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10期
  • 孙浩瀚,郭刚,刘建成,张峥,张付强,赵勇乐,杨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基于重离子微束的单离子辐照系统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10期
  • 郭嘉1,赵富龙1,宁可为1,方华伟2,易经纬2,田瑞峰1,谭思超1(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基于子通道模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燃料组件热工特性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黄彦平1,刘旻昀1,2,卓文彬1,叶绿1,唐佳1,陈尧兴1,刘睿龙1,刘秀婷1,唐瑜1,赵学斌1,宫厚军1,昝元锋1(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超临界二氧化碳核能动力系统的兴起和发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金峰1,陈德奇1,胡练2,黄彦平3(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复杂微小通道内超临界CO2-水换热特性试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谢榕顺1,张广旭1,赵弟宏1,卢功豪1,洪钢1,2,张尧立1,2(厦门大学能源学院;福建省核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温工况下管内S-CO2强迫对流换热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吴光华,吴黄鑫,顾龙,关兴彩(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多箔活化法测量BNCT中子束能谱模拟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王烈林1,刘峰2,詹杰2,苏兴东2,陈小江1,李利2,周美灵1,邹浩1,丁聪聪1,谢华1(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三乙烯二胺改性活性炭纤维对气态甲基碘吸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白一凡,吕海财,王汉(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流道结构对超临界二氧化碳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侯敏1,刘秀婷2,王野3,王伟4,卓文斌2,赵全斌1(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西安热工研究有限公司).SCO2循环冷端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动态特性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苏生1,2,邵剑雄3,邱家稳4,陈阳1,2,马巨印1,2,田岱1,马彬1,韩承志1(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空间热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位素热光伏电源真空热性能试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许家源1,赵全斌1,孙剑锋2,刘秀婷3,张大林1,卓文斌3(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小型氟盐冷却高温堆SCO2布雷顿循环冷端特性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梁铁波1,唐鑫2,钱奕然2,赵全斌2,陈伟雄2,严俊杰2(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微型堆SCO2布雷顿循环系统构型及参数优化[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马灿1,2,代路1,2,吕伟剑1,2,张克龙1,2(热能动力技术重点实验室;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性能不确定性量化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赵斌清,黄宇,王采林(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基于SiPM侧面读出双层半连续晶体的深度测量PET探测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李睿,孟思勤,郝丽杰,王洪亮,徐利军,孙凯,刘蕴韬,陈东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子散射实验室).基于金属磁量热技术的拾波线圈电磁性能仿真模拟[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刘伟1,2,邵宗义1,2,刘文涛1,2,孟莹1,2,冯帅帅1,2,蔡振方1,2(中核集团反应堆辐照特种元件制备工艺重点实验室;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放电等离子烧结包覆颗粒弥散燃料芯块的性能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李全德1,2,龚显龙1,2,倪荣1,2,廖健鑫1,2,田瑞青1,2,隆彬1,2,巩秀芳1,2,郭亭山3,梁志远3,赵钦新3(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超临界CO2环境下典型汽轮机关键部件用材腐蚀行为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王典乐1,2,黄彦平2,殷凯凯3,刘旻昀2,3,周源1,赖相鹏1,李勇2(四川大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清华大学).低温热阱环境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概念设计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 席大鹏1,刘旻昀1,2,刘秀婷1,费俊杰1,臧金光1,黄彦平1(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CO2-SF6混合工质布雷顿循环特性初步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