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若兰(山东大学文学院).明清戏曲中的元宵节书写[J].文化遗产,2021,第3期
-
刘中华1,2,焦基鹏1(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图书馆;《创意设计源》编辑部).场景理论下上海文化记忆机构“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王薇(中山大学法学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与嬗变[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黄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神话的网络裂变与传播规律初探[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张多(云南大学文学院).当代中国神话的大众化重构 ——基于新兴自媒体对神话资源转化的分析[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刘洋1,2,松田阳3,4(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文系;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东京大学文化资源学研究室).经济振兴与日本文化遗产的活用思路[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彭秋溪(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两种清代内府抄本曲本考[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罗筠筠(中山大学哲学系).通万物而考理乱 ——古琴琴器之美[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许元振(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构建共同体:妈祖文化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的独特价值[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杨阳1,2,郭明明3,高策4(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山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山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四圣宫舞楼创建年代考[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廖奔,林达(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研究院).磁州窑《五女图》瓷枕元杂剧故事画考释[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毛巧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神话资源现代转换的话语实践 ——以葛翠琳1949—1966年的儿童文学创作为中心的讨论[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杜彬(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遗产资源推动旅游空间建设的思考[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尼古拉·阿戴勒1,胡小宇2,3,4(法国图卢兹第二大学人类学系;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文系;图卢兹第二大学).复调抑或专论:撰写法国人类非遗申报文本引发的问题思考[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桂榕1,袁廷2(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权威版本生产与遗产话语实践 ——以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为例[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徐巧越(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英国藏广府戏曲俗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兼论文献在海外的流播与价值[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祝鹏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碎陶镶嵌的古瓶”:袁珂的中国神话普及写作[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姚丽梅(中山大学中文系).食与时:“一日三茶”与广州现代生活秩序的变迁[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神话的创造性转化研究[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雷茜(西安美术学院).新时期传统皮影艺术的市场空间探寻 ——华县皮影制作技艺传承人薛宏权访谈[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李永(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东南大学).孙承泽与清初金石学的复兴[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薛宏权.华县皮影制作技艺传承人薛宏权[J].文化遗产,2021,第2期
-
杜韵红(云南民族博物馆).新博物馆学视野下乡村博物馆的和顺实践[J].文化遗产,2021,第1期
-
谢中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省非遗研究基地).依“舞”向“剧”:醒狮的戏剧性及其创新发展[J].文化遗产,2021,第1期
-
章军杰(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戏曲向何处去[J].文化遗产,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