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帆1,2,李优佳1,SHAMEER K S3,阎伟4,吕宝乾5,蒋方一丁1,章雨璐1,涂艳1,齐可欣1(海南大学林学院;热带特色林木花卉遗传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Insect Ecology & Ethology Laboratory,Department of Zoology,University of Calicut;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原产地与入侵地椰子织蛾遗传分化特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安飞飞1,崔梦佳2,杨龙3,陈松笔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木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木薯MeGalt1基因克隆、在采后生理腐烂过程中表达分析及载体构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胡杨兵,刘玉,孙蕾,朱晓冬,张彦(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微胶囊技术的饰面胶合板释香特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王贤达1,范国成1,刘坤泳2,李健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仙游县度尾仙溪果业专业合作社).辨形疏果和水分调节对‘度尾文旦柚’果实裂顶的防控效果[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周成城1,黄霞2,谢德金2,杨德明2,荣俊冬2,何天友1,郑郁善1,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基于GC-MS的福建柏萜类挥发物及其器官差异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王一帆1,2,张晓华1,2,陈清海3,苏宝川3,连其祥4,邹双全1,2,孙维红1,2,邱梦媛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自然生物资源保育利用福建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泉州市林业局;寿宁县林业局种苗站).四季栀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亲缘关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石傲傲1,郑毅1,2,张坤3,角慈梅1,李鑫圆4,孙仕仙1(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湿地学院;云南开放大学校长办公室;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香根草对扑草净胁迫的响应和去除效果[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汪鹏1,王璐2,陈杰博2,郑莛予3,褚杜娟3,胡文文1,叶江华4,何海斌1(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以4-叔丁基环己醇为内标物定量分析茶叶的香气成分[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翟俊磊,王美艳,吴卓秋,闵遥,向思琳,高玉云,王长康(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大豆溶血磷脂对1~21日龄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脂类代谢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杨洋1,2,尤龙辉2,3,叶功富2,聂森2,程分生1,2,余锦林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州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地规划发展中心).沙质海岸基干林木麻黄幼林模拟抚育预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郭强1,2,辉朝茂1,刘蔚漪1,官凤英2,邹学明3(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沧源佤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坡度和坡位对巨龙竹发笋成竹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张小雪1,韦晓霞2,陈发兴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基于转录组的百香果A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原晓龙,王毅,杨文忠(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省森林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重点实验室).青头菌(Russula virescens)聚酮合酶基因的克隆及碳源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陈乾,邓智文,黄丽婷,刘凯,荣俊冬,陈礼光,郑郁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遮荫对福建柏幼苗生理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2期
  • 潘月1,2,张宪权2,叶康2,3,刘群录1,3,秦俊2,3(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城市树木生态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同八仙花品种对遮阴和强光处理的生理响应与评价[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梦莹,王成尘,毕珏,覃一书,王坤,向萍(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食品中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黄嘉文,李士静,张杰豪,尤翠玲,温永仙(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1998—2017 年中国南北方地区森林火灾的时空特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陈晓瑜1,2,孙晓航1,2,黄奇晓1,2,丘永杭1,2,林玉蕊1(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生态与资源统计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970—2017 年福建省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阴海明1,2,3,王立辉1,3,董明霞1,2,3,李晓冬1,3,黄进良1,3(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北省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重点实验室).基于多时相Sentinel-2 遥感影像的江汉平原夏收作物提取方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邱志丹1,连宇昌2,卢雨1,王鑫1,林梅桂2,林清通1,余浩2,古力2,3,张重义2,3(福建省烟草公司龙岩市公司;福建农林大学烟草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烟秆与木屑配方生物质燃料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袁淑娜,涂寒奇,潘剑,黄坚雄,郑定华,王军,周立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林下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心).遮光对辣木幼苗生长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吕蒙蒙1,2,武忆寒1,2,马志慧2,陈宇1,2,林思祖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铝胁迫下生长调节剂对杉木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杨玉山,沈华杰,邱坚(西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纳米压印技术的遗态仿生设计各向异性超疏水木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武峰1,孙瑜彤1,关家伟1,孙玺2,杜敏3(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朔州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华盛顿州立大学动物科学系).广灵驴PPARγ 基因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许文斌,余坦蔚,洪小敏,李梦娇,胡亚林(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稳定同位素研究中心).亚热带4 种典型人工林幼树光合特征和生物量对土壤水肥因子的响应[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章淑玲1,欧高政1,陈美玲2(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南安市天禾绿保农资有限公司).甘薯根结线虫病病原 ——象耳豆根结线虫的鉴定[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马良1,陈新艳2,林丽妹3,林亦鹏3,林青青4,林晟5,陈世品6,兰思仁1(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三明市园林中心;诏安县中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省兰科植物新资料[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林德城1,2,卢佳奥1,李琦1,邹显花1,2,李明1,2,吴鹏飞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杉木种质创新工程研究中心).地下空间拥挤程度对杉木幼苗根系内源有机酸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莹1,2,3,夏丽丹3,4,包明琢3,4,张燕林3,4,周垂帆3,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长汀红壤丘陵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铁氧化物影响下生物质炭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