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林晓艺,唐梦洁,李小芳,林玉玲,赖钟雄,陈裕坤(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龙眼GH3家族成员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刘浪1,2,许金钗1,3,翁海勇1,3,程祖锌4,曹亚轩2,叶大鹏1,3,谢立敏1,3(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福建省农业信息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水稻叶部病害检测装置设计与试验[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李娜1,2,陈淑莲1,罗忠宝3,黄宝钦3,吴异健1,4,5(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定西市渭源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福建省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西兽医结合与动物保健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兽医中药与动物保健重点实验室).一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变异株的鉴定与致病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高李文1,张秋霞1,彭紫薇1,吴晓生2,严强2,王玉哲1,胡亚林1,刘先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中亚热带不同林龄杉木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特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刘凤山1,2,白妮妮1,林占熺2,林冬梅2,王培丹3,苏德伟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昌县第一中学).基于波文比系统的巨菌草蒸散发过程及影响因素[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郑淑君1,王铁运1,王妍1,2,刘云根1,2,马荣3(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省山地农村生态环境演变与污染治理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光催化技术对垂直流人工湿地低污染水的净化效果[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刘学贵1,2,何文飞3,高品一3,李丹琦1,4,刘长风5(沈阳化工大学功能分子研究所;硼镁资源开发与精细化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沈阳化工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辽宁省绿色功能分子设计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沈阳化工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水稻黄单胞菌CSE抑制剂[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柳佳莹1,张贻荣2,李磊1,李震凯1,荣俊冬1,陈礼光1,郑郁善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武夷山保护区不同封育年限毛竹林的土壤特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邱余杨1,2,赵辉1,2,何啸宇1,2,祝芙蓉1,2,刘斌1,3,刘庆华1,4(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巨菌草饲料最佳发酵工艺及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与功能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张凤丽1,2,彭培植1,2,李静茹1,2,黄文琪1,2,赵立娜1,2(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菌草灵芝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崔绾彤1,2,孟彤1,2,齐彬1,2,张威1,2,张兆荣1,2,林冬梅1,林占熺1,刘艳玲1(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不同品种菌草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周童晖1,卜建超1,张皓珊2,苏德伟1,林辉1,罗海凌1,林冬梅1,林占熺1(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巨菌草根际高效解磷菌的筛选[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邵登科1,2,吕正阳1,2,李望豪2,周瑞鹏2,赖泽成1,2,张春源1,2,樊改丽3,王荣波4,林占熺1,鲁国东1,5,叶文雨1,2(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厦门市绿化管理中心;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一株菌草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促生特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郑丹1,罗宗志1,苏德伟1,余世葵1,李春晓1,2,李子森1,2,林冬梅1(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巨菌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林辉,罗海凌,张双双,陈晓斌,苏德伟,林占熺,林冬梅(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芦竹属菌草品种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碳氮比[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谢晶1,2,周童晖1,孙连月1,李晶1,林占熺1(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菌草灵芝多糖肽对Caco-2细胞MDR1、MRP2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胡应平(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菌草与莲子废弃物混合基质栽培的平菇子实体氨基酸与脂肪酸组分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万家明,陈伟祥,陈重成,郑书河(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现代农业装备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基于ANSYS Workbench/Ls-Dyna的锤片—菌草粉碎系统的功耗模型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谢晶1,2,孙连月3,周童晖1,卜建超1,方锦涛4,张皓珊4,何菲4,李晶1,林占熺1(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福建商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响应面优化菌草灵芝水提物提取工艺及其纳米乳制备技术[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李玖荣1,2,郑焕1,2,林辉2,林占熺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种芦竹属菌草的耐寒性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范锦琳1,2,张丽丽1,2,张煜隆1,2,林辉2,易超1,2,林占熺2,林冬梅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菌草酒酿造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蒋定坤1,易超1,2,罗琳1,2,朱方捷1,2,3,肖嘉靖1,3,林占熺1,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珍珠粟WOX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牛敏1,陈佩雯1,吴克勤1,林冬梅2,陈静雯1,魏起华1,陈奶荣1,饶久平1(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巨菌草刨花板制备工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吕正阳1,2,邵登科1,2,张春源1,2,赖泽成1,2,李望豪2,周瑞鹏2,刘梓烨3,王荣波4,林占熺1,鲁国东1,5,叶文雨1,2(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海峡联合研究院);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一株耐盐碱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植物的促生作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林兴生,林占熺,林冬梅,林辉,罗海凌,王泽辉,马运龙,钟思钦(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鲜菌草工厂化周年瓶栽银耳质量和安全性评价[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姜晓梦1,2,袁振1,2,朱方捷1,2,3,周晶1,2,毛飞1,2,3,林冬梅1,2,林占熺1,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巨菌草(Cenchrus fungigraminus)全基因组CAMTA家族转录因子的鉴定及进化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何君强1,熊雯宇1,黄莹1,刘斌1,2(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灰树花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EV71的抑制作用及其活性成分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22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百佳科技期刊[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