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健1,范梓锐2(中央财经大学;中南大学).机器翻译视角下的翻译本质[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李昀,周娉娣(华南理工大学).于美美与共中求大同:外国文学教育与国家意识培养[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朱晓真1,李金彩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当代语言哲学的语境论阐释——以《雷卡纳蒂语言哲学思想研究》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张笛1,程璐璐2,3(临沂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上海外国语大学).理念的传承:张柏然翻译思想的语言工程路径[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刘军平(武汉大学).新时代翻译教材编写基本原则窥见[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张静(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融合式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建构[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黄巍(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象征主义的三重图景——以《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杨枫(上海交通大学).土壤还是种子——学术期刊的功能定位[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蔡新乐(深圳大学).“通”之于翻译研究的要义——从知识翻译学的困惑谈起[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敬如歌(上海交通大学).知识翻译学视阈下的《小寒食舟中作》早期俄译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许钧(浙江大学).关于新时期翻译教材建设的若干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张彩迪,尚新(上海大学).“走出去”背景下海派文化术语英译探究[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李蕊秀,翁馨,廖巧云(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认语言学的理论与实践——第四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综述[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李萍(成都大学).翻译与区域国别研究的知识翻译学观察[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付添爵(南昌大学).从“她”字译创看晚清民初知识翻译话语中的现代性竞合[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刘玉芹(华中农业大学).晚清民国时期现代林学知识的译介、地方化和行动化[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蒋承勇1,王立新2,3,查明建4,张冰5,尚必武6(浙江工商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外国文学“中国化”的特定性质与独特发展进程(笔谈)[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李立新(山东大学).外国文学“中国化”:理论、问题与方法——以刘建军《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李安华,王亚民(华东师范大学).“扭曲”背后的理智与柔情:当代俄罗斯先锋诗歌中的“观念主义”与“极简主义”[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查明建(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与外国文学的"中国化":异质同构与话语生产[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杨枫(上海交通大学).语言之殇与学术之衰[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吴笛(浙江大学).欧美诗歌的结构模式及其翻译策略[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任绍曾(浙江大学).英语双重谓语句的语篇功能——基本主题和语义结构[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任绍曾(浙江大学).英语双重谓语句的语篇功能——语篇组构[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任绍曾(浙江大学).英语双重谓语句的语篇功能——超主位与宏观主位[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蒋承勇(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化与外国文学中国化[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王立新(南方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从问题与立场到传承与超越[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张冰(北京大学).探索和创新了文学领域"中国化"问题的研究阐释[J].当代外语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