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毕文君,韩锋(鲁东大学文学).从历史的“有机性”到舞台的“美学化” ——马少波《岳云》的家国叙事[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刘中树1,曹志远2(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文学院).论鲁迅笔下底层人物形象精神状态的生成过程[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马重奇1,2,连小铃1(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荷华文语类参》音系归纳及其文白异读研究[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李文哲1,白如纯2(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基于关系论的视角解读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韩聃(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语言文学学院).论儒释道思想的融合对日本能剧艺术审美的影响[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徐晓红(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茅盾对《新结婚的一对》的翻译与接受[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刘军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家训体的形成及其文体之确立[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黄玉花,于兆敏(吉林大学文学院).中朝边境和龙文盛社区的语言生活与发展走向[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杨春时(厦门大学).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路径[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刘艳萍1,严文颖2(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论以韩国为题材的中国现代戏剧[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刘嘉慧(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时代国际商务汉语教材编写与出版的发展路径探析[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闫文静(吉林大学文学院).现代汉语副词“并”的语用功能[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杨蕾1,尤泽千2(东北大学新闻学系;英国爱丁堡大学).基于受众心理视角的解放战争时期东北书店媒介管理策略[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宿久高1,张景荣1,2(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死之棘》的日常生活叙事与创伤记忆书写[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沈薇薇(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郑玄“以礼笺诗”考论[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鞠惠冰1,王丽媛2(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大学文学院).超工业化景观:从斯蒂格勒的象征理论到东北工业文创建构[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王珏(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20世纪上半叶日本来华作家的东北叙事[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赵玉婷1,白杨2(吉林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文学院).并置的空间结构:北美华文文学中的家族史讲述方式[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谢元春1,吴礼权2(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论文学创作仿拟与抄袭的分野 ——兼及创作动机与信息传播的非对称性[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邓丽娜,高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气味与阿来小说的空间建构[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宋瑶(吉林大学文学院).从《一个人的战争》到《北去来辞》看林白女性成长小说创作新变[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王志(吉林大学文学院).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所载组诗之题名及构成[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 陈洪1,周蕾2(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南开大学文学院).论明清时期“儒侠”人格的建立及其文学价值[J].华夏文化论坛,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