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爽1,张敏1,2,3,4,方佳琪1(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冷链装备性能与节能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缢蛏在急性温度胁迫下的氧化应激响应及生理代谢变化[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袁新程,谢永德,刘永士,邓平平,徐嘉波,施永海,税春(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两种养殖密度对刀鲚当年鱼种生长性能、消化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范泽宇1,2,袁林1,2,周亦1,2,薛俊增1,2,陈冲3,陈嘉杰3,胡茜靥3(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港航生态安全研究中心;上海临港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基于WQI法的滴水湖及入湖河道水质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王岩1,陈新军1,2,3,4,5,方舟1,3,4,5(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环境变化对北太平洋柔鱼耳石形态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赵玲,吴雁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基于文献计量法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20年回顾[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韦贝贝1,2,黄开1,2,朱国平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白令海狭鳕夏季卵巢发育特征[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许海侠1,2,3,邱伟强1,金银哲1,2,3(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热加工工程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美拉德反应产物对南极磷虾虾肉糜微波加热特性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尹蕾丽1,2,3,周纷1,2,3,唐佳乐1,王锡昌1,2,3(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冻融循环处理对皱纹盘鲍质地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孙文文1,王飞2,杜晓雪1,2,3,田思泉1,2,3,4,5(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关于建立IUU捕捞渔船清单养护管理措施的比较[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王峥1,2,刘长琳1,3,翟介明4,孙礼娟4,陈四清1,3,葛建龙1,3,边力1,3,毛东亮4,李文升4,张盛农1,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莱氏拟乌贼成体副缠卵腺超显微结构[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贾添慧1,董蕾1,王永杰1,2,喻勇新1,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牡蛎中GⅡ型诺如病毒巢式RT-PCR检测方法的优化与评价[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徐金铖1,刘宇婷1,潘连德1,2,3,杨吉平4(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沁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美国鲥鱼内脏结节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孙佳鑫1,2,3,石连玉2,姜晓娜2,李池陶2,葛彦龙2,胡雪松2,张晓峰2,贾智英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镜鲤抗疱疹病毒(CyHV-3)F4抗病品系病毒表达量评估[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冀德伟1,2,张敏1,2,闫茂仓1,2,柴雪良1,2,胡利华1,2(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4种饵料对选育中间养成阶段的凡纳滨对虾投喂效果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谌一涵,沈路遥,彭自然,何文辉,潘宇迪(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湖州市沿圩湾村河流多环芳烃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招春旭1,2,吴文秀3,邱星宇3,周倍合3,谢嘉仪3,康斌1,4,颜云榕1,3,5,6(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南海资源大数据中心;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中心;广东省南海深远海渔业管理与捕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海不同海域鸢乌贼生长与死亡参数比较[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2期
-
谢晶1,2,3,曹杰1(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渔用麻醉剂在鱼类麻醉保活运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何妤如1,2,黄硕琳1,3,韦记朋1,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欧美IUU捕捞管理体系对中国渔业政策制定的启示[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裴凯洋1,张胜茂2,樊伟2,朱文斌3,汤先峰1(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基于VMS的张网渔船捕捞努力量与网位坐标提取方法[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孙晶1,2,3,邱军强1,2,3,陈天楠1,2,3,王雅丽1,2,3,郑瑞州1,2,3,胡鲲1,2,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基于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水产品中甲霜灵的残留[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李向1,2,3,华雪铭1,2,3,魏翔1,2,3,郭旭1,2,3,李宁宇1,2,3,姚静婷1,2,3(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对大口黑鲈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马婕1,2,3,申利亚1,2,3,何培民4,5,田潇岑1,2,3,陈立婧1,2,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苏州城区河道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王杨楠1,韩东燕1,2,3,麻秋云1,2,3,高春霞1,2,3,田思泉1,2,3,唐久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基于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镰鲳叉长-体质量关系的异质性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陈明鑫1,许柳雄1,2,3,4,5,唐浩1,2,3,4,5,周成1,2,3,4,5(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基于多元变量的南极磷虾拖网作业状态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欧利国1,力清影1,刘必林1,2,3,4,5(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7种鲹科鱼类矢耳石形态特征[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彭晓清1,初文华1,姚佳玲1,张英2,孔祥洪1,陈新军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仿生鱿鱼肉鳍扑动推进机理数值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刘璇1,朱美龙1,2,李亚美1,刘余1,熊悦希1,杨红旗1,张亚非2(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薄膜与细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改性氧化石墨烯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蓝蔚青1,2,3,杨歆1,梅俊1,2,3,谢晶1,2,3(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噬菌体在水产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熊娅1,牛东红1,2,3,李智1,彭茂潇1,李蓓蓓1,吴应晗1,李家乐1,2,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缢蛏IGFALS基因的表达特征及IGF系统对生长的调控作用[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黄姣1,2,3,霍锦倩1,2,3,刘姣1,2,3,祖尧1,2,3,张庆华1,2,3,李伟明4,任建峰1,2,3(上海海洋大学科技部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密歇根州立大学渔业与野生动物系).糖原贮积症Ⅴ型斑马鱼疾病模型的构建及其表型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