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泷1,董元昌2,王鸽2,樊梦1,吴波1,陈佩雯3(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省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四川雷达波束遮挡区反射因子垂直廓线填补方法的应用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刘佳1,2,陈艳1,3,王曼1,3,周秀美1,2(中国气象局横断山区(低纬高原)灾害性天气研究中心;云南省红河州气象局;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ERA-Interim及ERA5在中国西南复杂地形区的适用性对比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陈贝1,高文良2,王秀明3(四川省乐山市气象局;四川省雅安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盆地西-南部沿山短时强降水环境特征对比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张军辉1,唐细坝2,彭静3(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四川“8.11”暴雨的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顿玉多吉1,益西卓玛1,扎央2,次央1(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八中学).西藏地区湿地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及其污染风险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钟燕川1,2,郭海燕2,蔡怡亨2,袁梦3(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区域气候中心;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四川康养气候资源与利用匹配度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周春花1,肖递祥2,陈朝平2(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四川省气象台).四川盆地西部连续两次特大暴雨过程的西南涡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李刚1,谢清霞1,许可2,李智玉1,武芳3(贵州省气象台;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六安市气象台).安顺站不同天气类型下大气电场与气象要素间的关系[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顾雨亭1,严小杰2,许东蓓2,李典南3(浙江省三门县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贵州省气象台).山地机场一次平流雾天气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李博1,2,李跃清2,陈永仁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近十年高原低涡与中亚低涡研究进展[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朱莉1,2,马志敏1,2,李华宏1,2,张万诚3,2,王曼3,2,符睿3,2(云南省气象台;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横断山区(低纬高原)灾害性天气研究中心).云南一次城市极端强降水事件成因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曹学君1,王钊2,白爱娟1,杨亦典3,张燕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陕西省西安市气象台;四川省凉山州气象局).FY-4A产品在秦巴山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王顺久1,2,唐信英3,2,邓彪1,2,李跃清3,2(四川省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珠峰地区近50年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马冰霞1,冯鑫媛1,李媛1,余莲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基于GPM卫星探测的夏季高原涡降水结构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李超1,2,李影芝3,杨素雨1,2,孙绩华1,2(云南省气象台;中国气象局横断山区(低纬高原)灾害性天气研究中心;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国家级多源融合温度产品在云南的适用性评估[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杜冰1,2,吴薇1,2,黄晓龙1,2,胥志强3,景号然1,2(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雅安市气象局).多种融合降水实况分析产品在雅安宝兴暴雨过程中的适用性评估[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李奇临1,2,刘昉1,廖伟1,朱君1,2,赵美艳1,盖长松1,旷兰3(重庆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重庆市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市綦江区气象局).CLDAS与CMPAS产品在重庆分区适用性差异检验[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李育1,2,3,徐安伦1,2,3,董保举1,2,3(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中国气象局大理山地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云南省大理市气象局).大理不同云系降水中GPS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陈小华1,2,李华宏2,何钰1,2,马文倩1,2,李耀孙1,2(云南省气象台;中国气象局横断山区(低纬高原)灾害性天气研究中心).云南两次非超级单体龙卷天气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
贺南1,赵兴炳2,3,夏昕4(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国家观象台;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气象局).一种基于气温日极小值的观测环境影响判别与评估方法[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