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石佳,徐爽,王博,谢晓晨,李晨,方蕾(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盐地碱蓬叶片可培养细菌的分离及促生菌的筛选鉴定[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卓丹琪1,张雪楠1,李雨晴1,刘诗萌1,任丹丹1,2,何云海1,2,汪秋宽1,2(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大连)).铜藻褐藻聚糖硫酸酯的分离纯化、结构组成及保肝护肝作用[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周雪妮,赵文,尹东鹏(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鸟喙尖头溞的生态分布和培养利用研究进展[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张达娟,毕相东,张树林,戴伟,王雪莹(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海水酸化和铁离子对中肋骨条藻光化学活性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梁腾1,李金龙1,马斌2,3,车宗豪2,3,王海生1,罗星红1,金燕1,赵侠2,丁鉴锋1,霍忠明1,滕军2,3,毛东亮2,3,翟介明2,3,闫喜武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省贝类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莱州湾区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莱州红”菲律宾蛤仔家系建立及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国晶晶1,刘诗萌1,韩梓琪1,宋悦凡1,2,刘舒1,2,周慧1,2,汪秋宽1,2(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大连)).褐藻聚糖硫酸酯降解酶菌Sinomicrobium sp.Fuc19的产酶优化及其降解产物化学组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荣妮1,2,王赛赛1,2,田仲1,2,孙砚胜1,2,张博3,张欣1,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渔业生物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红望天眼金鱼皮肤变色机制的转录组学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钱金玉1,蔺丹清1,2,邢彬彬1,龚德华1,郭建磊1,刘英泰1,李子铭1,殷雷明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江底隧道地铁运营期水下噪声及其对水生生物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山谷1,郭文轩1,李信1,周子昱1,马可馨1,肖世俊2,周贺1,刘海平3(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嘉兴市经济菌物新种质资源创制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纳木错裸鲤染色体组的构成及倍性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晨诗1,黄馨笛1,崔晓玉1,倪萍1,叶仕根1,王华1,高东旭1,雷威2(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大连市海珍品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哈维氏弧菌感染对红鳍东方鲀IL-6基因DNA甲基化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夏曦,张可新,桂劲松(大连海洋大学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基于OpenFOAM的桩基透空堤结构尺度其透射系数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蔡彩霞1,廖永山2,杨创业1,2,3,郑哲1,2,3,邓岳文1,2,3,王庆恒1,2,3(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省珍珠养殖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工程实验室).马氏珠母贝Nrf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不同免疫刺激和营养条件下的表达变化[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黄伟1,李秀辰1,2,3,母刚1,2,3,张国琛1,2,3,白永安4,张寒冰1,2,3(大连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渔业装备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置设计与试验[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研,高思祺,匡倩瑶,刘怡宁,田燚(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刺参3个盐度相关microRNA及预测靶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刘辉1,孙娜2,姜玉声1,许祥1,王澳林1,张乃达1,张冰倩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虾青素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及其富集效果[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启要(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水生动物疫病专业实验室).中国鱼类疫苗技术研发及应用研究进展[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汪倩1,2,翟万营1,2,韩爽1,2,朱新鹏3,涂翰卿3,陈良标1,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低温胁迫对不同品系暗纹东方鲀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徐嘉波,施永海,刘永士(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对氮磷的净化效果[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操亮亮1,刘必林1,2,3,4,5,李建华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东南太平洋公海茎柔鱼摄食生态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王梓祎,苟盼盼,杨金,马明星,杨诗晨,李楠,仇雪梅(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红鳍东方鲀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李广1,崔晓1,姚春凤2,陈东鸿1,何凯1,陈冠霖1,韩煜轩1,杨奇慧1,3,迟淑艳1,3(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珍珠龙胆石斑鱼紧密连接蛋白基因Claudin-3与Claudin-12的克隆及精氨酸干预下的肠道表达[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刘韵怡,戚建华,王年,郁小娟,何轩灏,刘轩明,宋增福(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寄生水霉的体外抑制作用[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龚万达1,宋文2,钟林1,梁骁3,王守荣2,曾可为2(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全雌翘嘴鳜与自交翘嘴鳜的胚胎发育及仔幼鱼生长比较[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段友健1,2,张雯娟3,骆小年1,2,王伟1,2,刘旋4,何宇1,付德彬5,冯俊杰5(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省北方鱼类应用生物学与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克什克腾旗达里湖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岗更湖瓦氏雅罗鱼年龄结构及生长特征[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曲秦坤,刘俊荣,赵前,周进,田元勇,徐昙烨(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品质易逝期的模拟中转基地处置对凡纳滨对虾活品和锁鲜品贮藏稳定性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吴燕铎1,2,欧密1,高丹丹1,2,陈昆慈1,2,罗青1,刘海洋1,赵建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斑鳢叉头框转录因子基因Foxl2的克隆表达及性类固醇激素刺激下的表达响应[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王亚坤1,2,汪洋1,2,裴瑞华1,2,吴鹏举3,黄娜4,李一帆1,2,袁晨1,2,刘其根1,2,胡忠军1,2(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东莞市生态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广东东莞松木山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杨天1,2,郑志红1,2,张紫薇1,2,耿文豪1,2,常珂欣1,2,汪秋宽1,2,丛海花1,2,陈胜军3(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水产品分析检验及加工科技服务技术中心;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酶解海洋壳寡糖和褐藻寡糖对鲢鱼糜热稳定性、化学作用力及蛋白质结构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卫鹏,毕相东,戴伟,张达娟,李宛津,董少杰(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淡水养殖池塘微型和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组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