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庆斌(黑龙江大学).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作者立场标记的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田海龙(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批评话语研究之“话语互动”新路径[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陶继芬1,贺照敏2(吉林财经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外语焦虑与语言学习困难因果指向论证[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邵璐,于亚晶(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认知文体学视域中隐喻的分类与翻译路径研究* ——以《尘埃落定》的英译为个案[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何中清(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学术话语分析范式建构[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程京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指南》视域下我国外语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刘宏,王钢(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俄语专业教学指南》的解读与贯彻* ——刘宏教授访谈录[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吴剑锋(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言说动词、言语行为动词与施为动词[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王文斌(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十三五”期间的外国语言学及外语教育教学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张会平,姜珊(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句法—语用界面视角下英语句法学习理论探究[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廖志勤(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小畑译《李白诗集》深度翻译的“多元因果”论视角解读[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李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力动态理论视阈下策略的取效行为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于虹(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部).译介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的翻译与传播[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顾红霞(哈尔滨学院外国语学院).新时代英语专业教学评价的多元智能研究* ——基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视角[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曲溪濛1,李龙2(哈尔滨理工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德州学院外国语学院).“那”“那么”和“那样的话”应答句的句法特征[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蒋庆胜(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南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急收话语的情绪管理研究:关系管理视角[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赵彦春,连蓉(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韵不绝,诗乃存* ——“以诗译诗、以韵译韵”方为正道[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邵士洋,吴平(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中国学生英语非定式小句习得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赵方铭,张绍杰(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紧缩句句法、语义、语用统合分析:默认语义学视角[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朱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勃莱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译文之间的后现代互文性[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管玲玲(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人道主义中的视域融合* ——力冈《生活与命运》译本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2期
-
袁靖(黑龙江大学).构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量表的理论模型*——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J].外语学刊,2021,第1期
-
潘亚玲,杨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外经历对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影响*——以留德中国学生为例[J].外语学刊,2021,第1期
-
笪志刚(黑龙江省社科院).新冠疫情下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挑战与新机遇[J].外语学刊,2021,第1期
-
郑继永1,牛笑2(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J].外语学刊,2021,第1期
-
肖欢(嘉兴学院).澳大利亚国防战略的调整及对印太安全形势的影响[J].外语学刊,2021,第1期
-
刘庚,王文斌(北京外国语大学).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J].外语学刊,2021,第1期
-
李志东(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外语学科国别与区域研究:发展与挑战[J].外语学刊,2021,第1期
-
常俊跃,李昊旻(大连外国语大学).项目依托英国研究课程教学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影响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1期
-
施建军(上海外国语大学).从汉字词汇的使用看汉字在东亚国家的前途*——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考察[J].外语学刊,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