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国文1,陈光2(南开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如何影响地区污染减排?[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4期
-
严坚等(中国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支行).利用多维主体画像技术防范洗钱风险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4期
-
马娜,刘佳莉,刘亚轩(昆明理工大学).金融发展对科技开放的影响机理研究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检验[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4期
-
张瑞纲,霍汉文(广西大学).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应用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4期
-
刘力,潘馥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内价值链生产分割复杂度及区域供需网络关系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4期
-
侯翠凤(兰州财经大学).“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排放量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4期
-
张嗣曼,王露(中央财经大学).关于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 ——基于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视角[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4期
-
蔡昕雨,杨定华(云南财经大学).地缘政治风险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时变影响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4期
-
霍林,蔡楚岸,支宇鹏(广西大学).高管职能背景与中国企业OFDI[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3期
-
文松清(中国人民银行黔东南州中心支行).基于供需视角的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对策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3期
-
宋玉茹(中共中央党校).全球金融治理演进经验与我国金融治理水平度量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3期
-
贤成毅,章德花(广西师范大学).绿色金融提高了环境质量吗? ——来自西部地区的证据[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3期
-
苍玉权,赵洪宸(南京审计大学).数字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基于空间外溢视角的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3期
-
陈甜甜,刘红梅(上海师范大学).产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3期
-
毕思琦(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小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3期
-
季忠艳1,张圆圆2(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我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的实践及政策建议[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3期
-
马爱琳,陈晋昱(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全球流动性波动对我国经济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3期
-
许熠,颜寅(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央行流动性救助时机选择与救助工具效果评估 ——基于全国金融体系与贵州省地方中小银行的实证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3期
-
宋玉茹(中共中央党校).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分布特征测度[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2期
-
张桂芝,孙红梅(上海师范大学).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如何影响环保产业发展?[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2期
-
李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一个市场,一种货币:人民币寻路东盟的新可能性[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2期
-
陈香蹀1,周启清2(延边大学;西咸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金融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2期
-
刘园苡1,崔晓东2(中国人民银行钦州市中心支行;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碳金融与低碳农业融合发展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2期
-
翟超颖1,黄若云2(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中国人民银行荆门市中心支行).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基于结构突变的协整方程[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2期
-
唐金成,韩晴(广西大学).“新基建”赋能我国关税保证保险高质量发展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2期
-
袁彦娟(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制造业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基于河南省1239家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2期
-
蓝天(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金融周期与房地产价格 ——基于TVP-SV-VAR模型的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2期
-
邓生权(中国人民银行沙洋支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民营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13个地州市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2期
-
张贻雷(中国人民银行娄底市中心支行).金融是否促进了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以湖南省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2期
-
单建军(中国人民银行襄阳市中心支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征信信息采集问题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