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淑勋1,2,孙自永1,3,潘艳喜1,李鑫1,潘钊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流域环境水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基于温度示踪的高寒地区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以黑河上游流域为例[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许洁,梁莹,张振超,姜雪,马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长江流域环境水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江汉平原地下水中有机质季节变化对氮反应迁移的影响[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陈崇希1,唐仲华1,谢永桦2,王旭升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有入渗补给的层状非均质含水层圆岛潜水井流模型[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阮博阳1,杨盼瑞1,郭会荣1,王哲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基于PIV技术研究不连通孔隙中残余DNAPL的溶解速率影响因素[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史浙明1,叶海龙2,吕少杰1,齐之钰1,何冠儒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昌市水文地质与优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断裂带水力特性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张松涛1,谢浩2,梁永平2,唐春雷2,赵春红2,张昊驰3(山西省水利发展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天津仁爱学院).同位素技术在古堆泉岩溶水保护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张萧琅1,焦赳赳2(俄亥俄州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非稳态地下水流系统响应降雨变化的数值模型研究[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李英豪1,2,韩冬梅1,2,曹天正1,3,赵孝伟1,宋献方1,2,蔡砥柱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咸淡水混合对珊瑚砂渗透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张卉1,2,王广才2,史浙明2,周鹏鹏2(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于地下水位微动态反演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王旭升1,谢永桦2,陈崇希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利部地下水保护重点实验室(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潜水稳定井流的剖面二维数值模拟方法[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袁昊辰,张幼宽,梁修雨(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瓦赫宁根大学).广州某地下水污染场地监控自然衰减修复模拟[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赵敬波,刘健,周志超,季瑞利,张明,付馨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国家原子能机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创新中心).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的地下水流并行模拟方法[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马科1,马冲1,2,詹红兵3,刘洋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流域环境水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井筒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对注水井溶质径向弥散的影响[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史绪山,康鸿源,潘欢迎,柴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离子交换行为对溶质运移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姚孟1,2,3,于胜超1,4,张可馨1,2,3,李海龙1,2,3(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广东省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基于MARUN的海岸带地下水渗流及溶质运移过程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地质科技通报》编辑部.《地质科技通报》征稿启事[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地质科技通报》编辑部.著作权转让和使用声明[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4期
  • 翟淑花1,于家烁1,齐干2,刘欢欢1,冒建1,王云涛1(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降雨入渗条件下堆积体边坡致灾因子试验分析[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3期
  • 张驰1,2,潘懋1,胡水清2,胡亚斐2,阎逸群2(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融合储层纵向信息的机器学习岩性识别方法[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3期
  • 徐迎春1,2,3,杨丽虎1,2,3,宋献方1,2,3,殷乐宜4,陈坚4,谢月清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保护敏感目标的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3期
  • 王龙辉1,剡鹏兵1,焦养泉2,吴立群2,张字龙3,荣辉2,张帆2,李振成1,钟伟辉2(核工业二八大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白垩统铀成矿模式[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3期
  • 辛红刚1,田杨2,3,冯胜斌1,岳贤和2,3,陈薪凯1,淡卫东1,罗顺社2,3(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鄂尔多斯盆地典型夹层型页岩油地质特征及潜力评价:以宁228井长7段为例[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3期
  • 王一鸣1,宋先海1,2,张学强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地球内部多尺度成像重点实验室).基于蚁狮优化算法的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3期
  • 彭伟,舒逸,陈绵琨,刘皓天,肖雄,管文静(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3期
  • 郁桂刚1,欧文佳1,2,吴翔1,宁伏龙1,2,张凌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深部钻探与深地资源开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动力学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3期
  • 李星1,杨赛1,李远耀1,殷坤龙2,王伟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面向区域滑坡易发性精细化评价的改进斜坡单元法[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3期
  • 陈丽清1,2,吴娟1,3,何一凡2,4,蒋前前3,吴伟4,罗超2,4,杜国正3(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页岩气评价与开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研究院).四川盆地绵阳-长宁拉张槽中段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裂缝脉体特征及古流体活动过程[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3期
  • 宋宜祥1,管景华1,李彦奇2,黄达1(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河北经贸大学校园规划与建设处).反粒序砂土体内侵蚀及渗流特性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3期
  • 张云鹏1,王宗琴1,宗梦繁1,吴文兵1,2,王立兴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研究院).连续排水边界下成层陆域吹填地基一维固结解析解[J].地质科技通报,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