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宇,王旭(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基于乡村旅游视角下原住民空间行为特征分析[J].住区,2022,第3期
-
艾绍琰,丁素红.文化记忆视角下历史文化村镇公共空间的营造策略研究——以唐家湾古镇为例[J].住区,2022,第3期
-
王雪松,沈曼竹(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基于情感量化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J].住区,2022,第3期
-
陈力,叶琳威,关瑞明(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平潭传统石厝民居建筑特征及其价值分析[J].住区,2022,第3期
-
王绍森1,郝晓赛1,2,郑直1,符皓1(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系).基于ArcGIS的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空间布局特征及其适老化研究[J].住区,2022,第3期
-
井丽丽1,潘禹皓1,卢俊霖2,孙旭光1(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共同缔造视角下滨海广场地域特征感知研究——以青岛五四广场为例[J].住区,2022,第3期
-
刘磊(中法营造学社中国区).开栏语[J].住区,2022,第3期
-
杨春虹,王璐瑶.应对严寒气候的居住街坊形态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J].住区,2022,第3期
-
翁季,蒋林晓,向姮玲.高层住宅底层架空空间夏季热环境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住区,2022,第3期
-
赵冠男(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密斯·凡·德·罗建筑空间中的至上主义特征[J].住区,2022,第3期
-
高伟,陈香琪,陈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典型划定方法及其应用——以成都市金牛区为例[J].住区,2022,第2期
-
李晓斌,刘旭晖,程凯,史承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国内遗产廊道研究进展与可视化分析[J].住区,2022,第2期
-
王亚洁1,2,路天培3,2(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城镇老旧小区连片改造策略研究[J].住区,2022,第2期
-
陈珊,王宇,谢晓欢(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GPS技术的深圳保障性住区老年居民出行及空间使用特征研究——以深圳金穗花园为例[J].住区,2022,第2期
-
肖彦,李琳,武一双,李翥彬(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居民需求导向的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规划策略研究[J].住区,2022,第2期
-
边文娟,吴雪菲(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滨海村落建筑色彩演变研究——以深圳西涌为例[J].住区,2022,第2期
-
卢源,李新茹,姚轶峰(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居住区停车问题剖析及解决方案探索[J].住区,2022,第2期
-
陈玉凯1,2,汪琬3(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当代客厅文化与设计思考[J].住区,2022,第2期
-
冶建明1,2,刘滨谊1,左双宝3,兰甜3,朱梦梦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石河子大学).吐鲁番乡村聚落时间演变特征研究[J].住区,2022,第2期
-
张震1,李莎1,赵迪斐2(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英国儿童与自然关联测度实验方法及应用研究[J].住区,2022,第2期
-
郭卫宏1,2,3,刘天岳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历史街区更新研究——以重庆磁器口历史街区为例[J].住区,2022,第2期
-
张玲,杨晓春(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健跑促进的城市健身空间评价——以自贡市南湖公园为例[J].住区,2022,第2期
-
李晓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杂形体建筑的数字设计建造工作流程[J].住区,2022,第2期
-
关瑞明,张茜(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鼓浪屿船屋家庭旅馆的POE及其改进研究[J].住区,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