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昉1,周世佳1,戚园春1,吴敏睿1,张剑2,徐国宾1(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凌汛期堤防漫顶溃口破坏规律断面模型试验Ⅰ:黏性土堤[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茹秋瑾1,杨军超2,李晓琳1,3,4(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地下水不同盐度条件潜水蒸发特性及其简化模型适用性评价[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张学东1,韩一峰2,王正中1,李会军1,徐超1,张欢龙1,刘丰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寒区水工程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考虑残余应力影响的焊接工字型弧门支臂稳定数值分析的等效模型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李悦1,李志威2,胡旭跃1,谭岚3,姜恒4(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百舸水利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大通湖区水系连通工程改善水环境的效果评估[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宁忠瑞1,2,3,孙晋秋2,3,4,王国庆2,3,4(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及径流变化的气候响应[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陈燕1,许遐祯1,孙佳丽1,苗茜1,王国庆2,3,4(江苏省气候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降雨控制模式对海绵城市设计参数的影响 ——以江苏省为例[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何一纯1,王兰普1,侯奇东2,张顺利2,孔张宇1(河北丰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型地下厂房含蚀变带围岩变形特征与机理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赵晨旭1,宋策1,曹永祥2,闫文龙1,王卓1(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汉江桥闸工程下游河段典型鱼种栖息地模拟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左其亭(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人水关系学的学科体系及发展布局[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李文英,杨洋,曹成,许增光(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淤堵作用下尾矿砂孔隙分布及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蔡泽康1,王薇1,尚海鑫2,张宽地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草被覆盖度下坡面流流速变化及缓流机制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毛春艳1,2,戴丽1,2,杨广斌1,2,尹昌应3,杨青4,刘芳1,2,李蔓1,2(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安顺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960-2016年贵州喀斯特山区干旱时空动态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欧阳卫1,2,王筱1,2,周维博1,2(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56-2016年沣河径流量变化特征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张旭1,李占斌1,2,张洋3,袁水龙1,李鹏1(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国际港务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基于MIKE耦合模型的绿化率对城市内涝影响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刘丰1,王正中1,厉宽中2,徐超1,仵凡3,张欢龙1,张学东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弧形钢闸门地震动力响应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王树威1,李建林1,2,崔延华3,高培强1,赵帅鹏1(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混沌理论与BPNN耦合的径流中长期预测模型[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周涛1,熊小斌2,李岩2(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大坝管理中心;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冻融循环对钢纤维混凝土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熊小斌,王瑞骏,李阳,雷妍,陶喆(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单掺和混掺纤维面板混凝土抗盐冻耐久性试验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高小宝1,马志远2,陈晓阳3,伏炯3,陈士超3(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质碳源与非生物质填料组合生态浮床净化水体效果[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王芳芳1,赵春芳1,余凤荣1,童亿勤1,2,3(宁波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文化学院;宁波市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宁波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浙江省主要农作物水足迹时空特征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徐飞1,2,3,贾仰文4,牛存稳4,赵玲玲1,2,3(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拒马河流域年季月径流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刘玉玉1,张令光1,姜欣2,3,刘齐栋1(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村供排水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系连通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以济南西部多水源连通交汇区为例[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肖杨,周旭,蒋啸,杨大方,李洪广(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降水和人类活动对乌江上游径流变化的影响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杨铭珂,贺中华,任荣仪,张浪(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黔中地区潜在蒸散发的时空变化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吕学研,张甦,张咏,尤佳艺,向一铭,郭仁庆,董圆媛(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在社渎港污染溯源中的应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阮君,何刚,王莹莹,赵杨秋(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基于理想点-正态云模型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动态评价[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孙飞跃1,刘希亮1,郭佳奇1,石晓燕2,武文龙1,朱斌忠1(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深埋隧道侧穿采空区施工安全距离及能量演化机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张相芝1,2,周剑1,文磊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及其在小流域洪水模拟中的应用 ——以四川省、甘肃省的4个小流域为例[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