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君,李一凡(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的发展历程、演进逻辑与优化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第20期
-
左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创新机构开展制造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国际实践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21,第20期
-
李贤彬,李敏,杨星焕(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高羽(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指向、机制及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李巨银,林敏,朱善元(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行动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杨刚要,阙明坤(黄河科技学院民办教育研究院;无锡太湖学院高教研究所).新发展格局下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与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吴学松,陈雨(金陵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金陵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继续教育转型的时代意蕴、实践困境及破解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吴一鸣,李文静(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扩招推动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困境突围[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刘友林,吴南中(重庆工商学校;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校企异地背景下“远程协同”的现代学徒制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胡颖蔓,欧彦麟(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提质行动:高职院校“三全五育”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张兴会,孙天航,连晓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基于共生理论的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董慧(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双创”时代高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徐媛媛,朱秋莲,王维智(青岛黄海学院).新时代民办应用型高校“三全育人”协同机制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姚佳胜,宋肖肖(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社区教育政策文本量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崔艳艳(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现状及路径优化[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伍俊晖(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循环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倪亚丽(广州华商职业学院).高职扩招背景下精准思政的逻辑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王芳(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基于职业化教育趋势下会展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张小敏(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建设的制度和标准设计[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江涛(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职教育的战略取向及实践逻辑[J].教育与职业,2021,第19期
-
薛虎1,2,王汉江3(重庆市奉节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奉节县中华职业教育社;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第18期
-
张阳(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第18期
-
李兵,杨婷(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背景下“多元培养、三维融合、协同育人”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1,第18期
-
朱冠华1,张义兵2(无锡开放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终身学习体系重构的理念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第18期
-
林欣1,黄小东2,陈超3(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学业预警帮扶机制的实施困境与提升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第18期
-
王瑜1,娄雨璠2(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防返贫治理体系的内容建构[J].教育与职业,2021,第18期
-
熊艾莎,盛湘君(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1,第18期
-
任雪园,闫广芬(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化 ——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视角[J].教育与职业,2021,第1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