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谢小龙1,肖英2(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江西省于都县罗江乡新屋小学).论《推拿》中的“疼痛”书写[J].新纪实,2022,第15期
  • 钟溪(暨南大学文学院).“天体悬浮”下的“湿生活”——评田耳的《湿生活》[J].新纪实,2022,第15期
  • 葛嫣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立松和平《远雷》中的空间书写研究——以城乡冲突为中心[J].新纪实,2022,第15期
  • 于瑞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黛茜·密勒》中的疾病书写[J].新纪实,2022,第15期
  • 董德明(温州大学).论《时间中的孩子》中成人与儿童的双向庇护[J].新纪实,2022,第15期
  • 崔媛媛(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想象与现实的互动: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感官书写[J].新纪实,2022,第15期
  • 贾宇天(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浅析《万物既伟大又渺小》中的文学意蕴与人文伦理[J].新纪实,2022,第15期
  • 黄清璇(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贪婪》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新纪实,2022,第15期
  • 金涵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俄国文学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J].新纪实,2022,第15期
  • 姚虹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雅辛娜的“超性别”叙事研究——以《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为例[J].新纪实,2022,第14期
  • 袁艺庭(天津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转喻的空间性:兰波的诗何以“反象征主义”?[J].新纪实,2022,第14期
  • 徐芳(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从自然到社会:《诗经·小雅》中的风雨意象研究[J].新纪实,2022,第14期
  • 王雯雯(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伶仃》看蔡东近期的小说创作[J].新纪实,2022,第14期
  • 吴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熟”与“生”[J].新纪实,2022,第14期
  • 石双影(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美梦”初醒后的恍悟——沈从文《长河》解读[J].新纪实,2022,第14期
  • 王越(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从《人间失格》看太宰治矛盾的女性观[J].新纪实,2022,第14期
  • 黄佩佩(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论班宇的疾病书写[J].新纪实,2022,第14期
  • 石荣娜(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互文性视域下解读《转吧,这伟大的世界》[J].新纪实,2022,第14期
  • 杨鸿慧(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从关键词“欧洲”看昆德拉的小说观[J].新纪实,2022,第14期
  • 朱婉仪(暨南大学人文学院).或遨游于山水,或自得于世间——由《世说新语》栖逸篇观魏晋隐士形象[J].新纪实,2022,第14期
  • 文彬彦(西南大学).从“缺席”到在场——“哪吒故事”中母亲形象的嬗变[J].新纪实,2022,第14期
  • 冯麒如(兰州大学).论《俄狄浦斯王》悲剧情节的优越性——以亚里士多德情节观为视角[J].新纪实,2022,第14期
  • 陈舒晴(中国计量大学).漂泊者的生存哀歌——分析《孽子》中的精神失落与家园重构[J].新纪实,2022,第14期
  • 杨慧源(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民间守望与底层书写——论薛舒的刘湾镇系列小说[J].新纪实,2022,第14期
  • 张昆朋(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对现代化焦虑的解构——论潘灵《太平有象》中的现实意义[J].新纪实,2022,第14期
  • 兰兰草(西安培华学院).周必大《泛舟游山录》略论[J].新纪实,2022,第14期
  • 杨梅(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试论纳兰性德思乡词中的士人心态[J].新纪实,2022,第14期
  • 唐采力(暨南大学文学院).论徐灿词的叙事性[J].新纪实,2022,第14期
  • 周敬(长江日报社).探析网络媒体语言表达上的尴尬[J].新纪实,2022,第14期
  • 郑小华(崇文书局).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创新与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为例[J].新纪实,2022,第14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