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生宇1,2,李文明3,孙熠4,赵淳宇1,5,俞祥祥1,2,王海峰1,2,王世杰1,2,屈磊6(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交通运输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路科学技术研究所).新疆S214 省道防沙体系对近地表风沙流的影响[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4期
  • 杜军1,2,3,高佳佳1,2,3,王挺3,平措桑旦1,2(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墨脱大气水分循环综合观测野外科学试验基地).2007—2020 年西藏草面温度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4期
  • 徐丽娜1,申彦波2,3,冯震1,叶虎1(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多种风电场风速预报订正方法的适用性研究与集成应用[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4期
  • 高阳,韩磊,柳利利,王娜娜,彭苓,周鹏,展秀丽(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阿旱区特色资源与环境治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宁夏旱区资源评价与环境调控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河东沙地不同坡度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水分利用策略差异[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4期
  • 潘群1,2,施海洋2,3,张文强2,3,罗格平2,3,4,陈春波2,3(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基于Cubist 模型的天山北坡草地鼠群密度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4期
  • 刘旭辉1,2,白云岗2,柴仲平1,张江辉2,丁邦新2,3,江柱2(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基于多光谱遥感的典型绿洲棉田春季土壤盐分反演及验证[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4期
  • 卢星,赵勇(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北非副热带高压与中亚夏季降水的关系[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4期
  • 张仲福(甘肃工程地质研究院).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遗迹空间区划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策略[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4期
  • 马彩虹,安斯文,文琦,滑雨琪,李聪慧(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基于土地利用转移流的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以宁夏原州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王奕淇,李国平(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基于SD 模型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模拟[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叶文丽,杨新军,吴孔森,王银(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时空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姚旭阳,张明军,张宇,王家鑫,肖涵余(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西北地区气候转型的新认识[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李观凤,焦华富,王群(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干旱区文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 ——以甘肃省敦煌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苏玥,张存厚,阿木尔萨那,李轲(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气象局;江苏省徐州市气象局).1981—2018 年内蒙古典型草原季节性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潘子豪,杨胜天,娄和震,于静洁,王忠静,张军(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缺测站干旱流域生态输水遥感监测与农业节水效益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张淑花,李新功,李奇虎,王默涵(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质调查院).提孜那甫河流域地表太阳辐射估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李海花,闵月,李桉孛,李如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昆仑山北麓两次极端暴雨水汽特征对比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黄丽,王武林,龚姣(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中亚五国自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及碳排放影响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康佳,李玥,康亮河(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胡麻生理生化代谢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模拟模型的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郭小芹1,2,李光明2,孙占峰2,王兴涛2(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武威市气象局).祁连山及周边降水分布聚类检验和典型流域增雨效果评价[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马煜栋,杨帅,韩静,曹江涛,王子垚,张文龙(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陕西榆林地区无定河流域淤地坝遥感解译[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罗新兰,孙悦,刘利民,王立为,杨丽桃,高西宁(沈阳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华北一作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对干旱胁迫响应的模拟研究 ——以武川县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达成,张富涛,钱勇生,曾俊伟,广晓平(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关中平原城市群“交通-产业-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王天宇,惠怡安,芮盼盼,师莹(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基于Alpha Shape 算法的分散式乡村聚落形状划分及其形成研究 ——以米脂县龙镇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杜雨涵,赵海莉,原悦,李家亮,王家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居住环境剥夺测度及其对房价的影响 ——以兰州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陈晨,汪丽,程林(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北方农牧交错带少数民族语地名文化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刘瑞,李志忠,靳建辉,解锡豪,邹晓君,马运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缘新月形沙丘内部沉积构造特征研究[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 白慧,尹丽颖,苏辉明,高峰,穆玉琴,张芸芸,童玉平,徐文轩,曹秋梅,杨维康,徐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本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木垒野生动物监测实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学;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天池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新疆天池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鸟兽资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