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啸(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从“粤西三载”节日书写看古代广西民族交融[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3期
  • 李资源(武昌首义学院).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3期
  • 塔娜,牛平(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23.03~2023.04)[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3期
  • 苏欣,曾灿博(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安吉校区)).需要、情感与认知: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韦心勤1,李祥2,吴倩莲3(南宁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向度与内生进路[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张继焦1,2,郝双玉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三论边疆地区的中心化与边缘化* ——与“新清史”的对话[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宋才发(广西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机制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何修良1,2,秦雨柔1(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我国边境抵边村落空心化“治理陷阱”的实地调研及突破路径研究* ——基于政府治理行为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杨小柳,陆烨(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建设[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熊琳1,卢成观2(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五个必由之路”与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向度[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李然1,严冬2,3(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看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彭继裕1,王超2(中共广州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集体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向度[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曲世闻1,张本祥1,高寒1,潘光繁2(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互嵌社区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理与路[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任远1,袁年兴2(武汉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新时期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的发展趋势* ——基于长三角地区抽样调查数据[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虎有泽1,敏振海2(西北大学法学院;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草场纠纷探析* ——基于一份田野调查的报告[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毛明霞1,杜树海2(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隋唐时期的边疆经略与桂州山水景观营建[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许玥(云南大学).广西壮剧的民族文化交融及其中华文化认同功能论析[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李洁,曾佳(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基于经济互动的回汉族群边界演进及共同性凝结* ——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路径[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刘银妹1,童珍1,李青蓓2(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从手工艺到非遗:民族村寨农产品品牌的价值重构与创新发展* ——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丹阳村藤编产业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刘华芹(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人类学研究与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张积家,于玲(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耦合 ——论陈寅恪民族认同思想之“化认说”[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夏云峰(中共邵阳市委党校《宝庆论坛》编辑部).树立和突出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三重逻辑[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李澜,刘丽伟,马晓旭(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 ——基于贵州从江稻鱼鸭系统保护性开发实践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塔娜,牛平(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23.01-2023.02)[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龚世扬(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前文物时代:广西少数民族物件的早期采集史研究(1928~1949)* ——广西少数民族文物征集系列研究论文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2期
  • 玉璐(《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南岭走廊上的族际通婚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南岭走廊过山瑶招郎入赘婚研究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贾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苗族农耕文化蕴涵的生存智慧* ——以桂北元宝山麓培地苗寨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李胜兰(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泰国华侨崇圣大学).护根与续脉:从侗语电影《童年的稻田》看三江侗族语言的代际传承及母语文化保护[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李玉雄,农艺(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书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逻辑与实践研究* ——基于云南“先锋沙溪白族书局”的考察[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 胡美术(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跨界互惠与沿边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J].广西民族研究,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