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浩天,董胜(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水平荷载作用下高桩码头整体可靠度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林静1,马纯永1,2,陈戈1,2(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基于Argo温度异常剖面的海洋涡旋无监督分类方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王晨希1,2,3,任宇鹏1,2,3,张毅1,2,3,许兴北1,2,3,程子睿1,2,3,许国辉1,2,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下沉积物流速度特征及对管状结构物拖曳力试验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李凝慧1,2,3,管磊1,2,3(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技术系;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西太平洋东印度洋Suomi-NPP/VIIRS海表温度印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汪星磊1,胡乃娜1,朱晓梅1,许可心1,连姗姗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试点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侏儒蛤TRAF基因家族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刘宗林1,王运华1,2,赵朝方1,2(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基于成像高度计数据的系统姿态误差估计[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8期
  • 陈斌,吕向立,王中瑗,钟煜宏,吴梅桂,胡希声,肖瑜璋(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珠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及生物富集评价[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周炜1,2,袁晓伟1,魏志强3,翟翌立2,王超1,杜丙瑜1,朱文印2,王金龙1(青岛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种可应用于联盟链的拜占庭容错混合共识机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张家旭1,张云雷1,刘淑德2,董秀强2,任一平1,3,4(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海州湾渔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近海矛尾虾虎鱼生物学特征及其季节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张欣泉1,杨福霞2,张龙军1,3(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乳山湾及其邻近海域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生态学特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张凯临,李玉超(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ARMA模型船摇预报的船用稳定平台PID控制算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戴铃灵,赵婉婷,吴月娇,孙颖,朱丽岩(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春秋季四溴双酚A在渤、黄海的分布及生物富集[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刘力,陈学恩(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基于Nudging方法对全球海洋M2和m1分潮的同化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卢一凡1,王娇1,2,于铖浩3,马艳4,高会旺1,2(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青岛市气象局).青岛市雾、霾天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王栽毅1,2,杨照1,2(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船联网智能数据传输与通信算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潘云浩1,2,孙艳霞3,宋陈光1,2,鲁帅领1,吴淑妍1,武原原1,高孟春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市劳保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瞬时Cu2+冲击负荷对序批式反应器脱氮性能、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谭俊哲1,2,谢锋1,司先才1,2,袁鹏1,2,杨洪艳1,崔宝玉1(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青岛市海洋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悬浮轮辋式潮流能发电装置的导流罩水动力学性能仿真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王司玉1,隋修国1,李正炎1,2(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小清河口氮磷营养物基准制定[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孙柏堂1,李鹏远2,时晓曚3(莱西市气象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海洋气象系;青岛市气象局).西北太平洋上三个爆发性气旋的对比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卫雪红,臧晓南,石佳伟,丛晓梅,昝佳伟(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雨生红球藻sir基因克隆及在硫代谢中的功能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温海深,王孝杰(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辐鳍鱼脑的发生、分化及生理功能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7期
  • 毕玮1,陆雪1,郭丽娜1,孙萌2(青岛市气象局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风廓线雷达在重污染天气与逆温层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杨静雯1,杨小刚1,黄铭1,周演根1,高勤峰1,2,董双林1,2(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盐度变化对虹鳟和硬头鳟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谭玉娜1,2,余建星1,2,3,余杨1,2,王昭宇1,2,王华昆1,2,李修波1,2(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天津市港口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北部湾大学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深海管道钢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特性试验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汪瑶1,2,祁建华1,2,张婷3,张大海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岛多种天气下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吴淑妍1,2,潘云浩1,鲁帅领1,2,宋陈光1,马晓明1,张春蕾1,高孟春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碳氮比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海水养殖废水性能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刘晓1,刘勇1,林鹏智2,赵洋1(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多消浪室开孔沉箱消浪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刘力铷,苗晶晶,赵安冉,潘鲁青(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贝类雌激素受体的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张婷婷,刘丹雯,张志峰,马玉彬(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单环刺螠GATA B2的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林建城,吴建洪,林娟娟(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有机溶剂来源污染物对中国鲎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