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倩倩,刘春颖,韩露,李培峰,金慧安,段杉杉,张洪海,杨桂朋(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二阶冷阱预浓缩-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挥发性硫化物[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8期
  • 吴松源,赵洋,刘勇(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新型挡板-堆石防波堤水动力特性的理论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8期
  • 夏宇凡,彭礼洪,孟范平,刘嘉琪(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海洋硅藻的碳九芳烃9种组分急性毒性测定与评价[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8期
  • 宫君琳1,姚小红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南海大气颗粒物数浓度(NCN)与云凝结核数浓度(NCCN)分布特征及不同来源颗粒物活化特性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8期
  • 张子钰1,田伟君1,2,高惠子1,杨淑洁1,赵婧1,储美乐1,张丹彤1,江俊峰1(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合潜流-潮汐流人工湿地基质对微污染水体的净化性能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8期
  • 李红岩,尹秀,张祥敏(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调节因子X蛋白家族的结构与功能[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8期
  • 孙毅1,2,潘俊1,2,吕方辉1,2,陈钊1,2,魏传杰1,2,姜金光1,2,刁新源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911Plus CTD溶解氧传感器校正方法及漂移过程的探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8期
  • 徐学范,张凯临(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海洋技术学院).海表浅层水体温度剖面测量设备研发与实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8期
  • 任祉杰1,李瑾1,2,逄雅洁1,马瑛琪1,钟莲3,赵如静1(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rGO/AuNPs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4-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性能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8期
  • 王琨,郭梦畅,干文浩,宋大雷(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中尺度涡观测任务中自主式水面水下航行器的进化神经网络控制器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8期
  • 孙贺,刘阳,田浩,田永军(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渔业海洋学实验室).基于VIIRS/DNB数据的新冠疫情对黄渤海灯光渔船活动影响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8期
  • 刘旭博1,2,董世鹏1,2,于力业1,2,单洪伟1,2,张泮波3,王芳1,2(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东营市三角洲养殖繁育有限公司).凡纳滨对虾-硬壳蛤池塘综合养殖系统水-气界面CO2通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8期
  • 赵裕晓1,王林山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具有变时滞随机三种群食物链模型的渐近行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8期
  • 李严1,刘柳青青1,罗先香1,2,鲁慧1,郑浩1,2,李锋民1,2(中国海洋大学近海环境污染控制研究所,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铜离子对海洋浮游动物褶皱臂尾轮虫的世代毒性效应[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8期
  • 孙建飞,赵悦,尚孟慧,毕莹,臧晓南(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种不同形态节旋藻培养的光照条件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 杨之明1,2,王旋1,2,刘成栋1,2,周慧慧1,2,何艮1,2,3,麦康森1,2,3(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包膜蛋氨酸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代谢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 张鑫1,姜逢源2,董胜3(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矩形开孔沉箱防波堤可靠性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 刘春辰,刘雯雯,刘文婧,高梦绮,高澍嘉,李思琦,王仁君(曲阜师范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不同饵料密度下BDE-47和DBDPE联合作用对褶皱臂尾轮虫生殖力和存活力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 尉佳1,岳龙2,杨睿1,刘怀山3,吴志强1,杨慧良4(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省地震局青岛地震台;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开关非局部中值滤波在海洋浅地层剖面随机噪音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 韩勇1,2,黄家琛1,马纯永1,2,杨杰1,2,陈戈1,2(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虚拟海洋环境仿真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 郑元帅,孙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SWAN模式中风输入方案对南海台风浪后报的影响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 逄雅洁1,李瑾1,2,任祉杰1,马瑛琪1,钟莲3,赵如静1(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铜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氢转移催化性能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 吴胜,任兰英,高旭,刘岩,宫庆礼(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柴油水溶性组分对鼠尾藻和孔石莼生长及抗氧化酶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 崔晏华1,2,刘淑德3,徐宾铎1,2,纪毓鹏1,2,张崇良1,2,任一平1,2,4,薛莹1,2(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州湾渔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气候变暖对海州湾春季短蛸空间分布的潜在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 张冬青1,周春1,2,3,赵小龙4,邹童1(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基于Argo浮标的北太平洋中层环流时空特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 张程程1,任启峰1,考永贵2,高存臣1(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理学院).基于滑模方法的不确定分数阶广义系统的鲁棒无源控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 王宁1,于格1,2,江文胜1,2,王尚1,耿爱玉1,林群3(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种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城市风暴潮淹没风险空间评估体系构建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 宋晨嘉1,刘贵杰1,马琪2,王新宝3,田晓洁1(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海流干扰下网衣清洗机器人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 孔毅1,管阳1,郭浩1,石金辉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东亚沙尘源和人为源气溶胶中磷浓度及溶解度[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 陈文文1,胡敏章2,张锦昌3,4,5,林婧雪4,6,张旭博3,4,5(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太平洋大塔穆火山的重力导纳分析以及对其形成机制的启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