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仲铭1,付伟1,罗明灿1,陈建成2(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省森林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分布态势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王彪,赵杨,仇杰(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七姊妹蔷薇花粉萌发特性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包昌艳1,赵俊2,杨汉奇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林木科学研究院).西藏拉萨引种的4种竹子的耐寒性评价[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南吉斌,旦增尼玛,单增罗布,李炳章(西藏自治区林木科学研究院).西藏8种灌木光合特性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罗以梦1,2,3,4,5,胡昌平6,黄光旭7,张文7,王荣兴1,2,3,4,5,杨士剑8(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中国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协同创新中心;大理大学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省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洱海流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重点实验室;大理大学国际生物多样性和灵长类保护中心;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云南雷雀环境监测服务有限公司;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洱源罗坪鸟吊山州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刘悦1,杨建美1,冯倩2,程希平1,毛开泽1,马建忠2(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旅游生态学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圣倩倩1,2,周成宇1,2,赵雅舒1,2,梁宇翔1,2,祝遵凌1,2,3(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绿色科技成果产出态势分析与转化机制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杨永强,赵西平,郭平平,赵鹏辉,柳子妤,杨紫菲(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大果榆全树木材解剖特征及纤维形态的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郑光楠1,高一平1,韦建松1,杨秀好2,韦曼丽3,郑霞林1(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松褐天牛越冬代与第一代成虫体型的比较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赵黎明1,蒋宏2,韩周东3,4,张维平2(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昆明树木园;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西藏兰科植物新记录[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白增福1,高军2,马小强3,白永兴3,高云峰3,陈学林1(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陇南市武都区裕河金丝猴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田静1,洪磊2,王莹莹1,李奇生1,3,胡远芳1,罗旭1,3(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云南工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大理机场鸟类多样性及鸟击防范[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陆子婧,张喆,王锦,刁秀丽,王钰,穆艳霞(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省菌子山景观色彩质量评价与提升策略[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周涛1,2,杨林1,2,舒军霞1,2,沈莲文1,2,夏晞1,2,王大玮1,2(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高校林木遗传改良与繁育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种含笑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张新生1,2,3,4,周晨霓1,2,3,4,卢杰1,2,3,4,张萌1,2,3,4(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自治区高寒植被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急尖长苞冷杉幼苗根系特征对海拔、林龄及土壤因子的响应[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陈成1,李蕾2,毕会敏2,范方宇2(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紫甘蓝花青素/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封面植物——红河火焰兰[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编委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3期
-
刘燕(贵州省生物研究所).威宁短柱油茶插穗生根发育及生理特性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2期
-
秦文静1,李小英1,许彦红2,王跃超1,杨奔1(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研究院).滇中地区典型公益林林分土壤养分及肥力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2期
-
王玉凤,席守鸿,谭玲,覃林(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南亚热带马尾松-红锥混交林与其纯林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比较[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2期
-
崔虎亮,李仲昊,曹如姬(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太岳山区不同森林康养村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及气象因素的关系[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2期
-
冯佳楠1,于晶晶1,2,张明海1(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西藏农牧学院).植食性动物与植物互作关系研究进展[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2期
-
李红莉,李雪,逄宏扬(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野生毛榛果实表型性状的多样性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2期
-
张良实,李甜江,张学星,彭明俊,李娅,周彬(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林下经济发展状况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2期
-
张广奇(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大学森林生态研究中心).基于VAR模型的贵州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水资源承载力关系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2期
-
王敏,赵婷,郑风英,荣俊冬,陈礼光,郑郁善,苏小青(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扒晒对麻竹叶片及竹笋碳氮产物的影响[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2期
-
陶航1,涂丹丹1,刘蔚漪1,辉朝茂1,王友2(西南林业大学竹藤科学研究院丛生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龙竹丛状采伐恢复后林分小气候特征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