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斌1,王修晓2,苗大雷3(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新时代中国收入分配的社会学考察* ——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范金1,张晓兰2(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特征、成因及破解路径[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臧雷振1,2,王栋1(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社会调查质量:调查误差、结果适用性及质量控制[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谢辉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李大钊、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肖雅月(南京大学哲学系).“善”的自觉、“知”的建构与“行”的养成* ——《论语》之理想道德人格的逻辑进路探析[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刘毅,宋雨(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近十年汉语学界的西方美学译介与研究[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张雄(上海财经大学).“数字化生存”的存在论追问[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赵四方(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孔门传经弟子的形象重塑与清代经学转型* ——以子夏为中心[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焦富民(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乡村振兴视域下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法律制度设计[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马赜博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当代中国的西方美学译介及研究* ——以2001—2010年为考察范围[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罗时进(苏州大学文学院).“卢骆刘张”四杰说的成立及其意义[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朱慧玲(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民族观念、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鲍磊(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传记的用途:从传记的社会学到传记社会学[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何善蒙,易楚越(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玩”的哲学:考察中国哲学的一种新视角[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陈支平1,张金林2(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厦门大学历史学系).晚明的地方人际网络与书籍出版 ——以《宝颜堂秘笈》为中心[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张正军,刘小曼(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组织管理中的声誉建设[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李方(徐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耕读”词义补释[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符海朝(安阳师范学院历史学系).《韩魏公家传》作者考辨[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牛力(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民国时期部聘教授制度的意蕴和终结[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施书宇(南京体育学院语文部).“皮草”语义辨正[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宋祖雄(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钟山定林上寺绝迹京邑五僧传》撰者献疑[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杨海文(中山大学哲学系).苏轼“杀之三宥之三”的标点问题[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申利(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文彦博相关文献勘误(三)[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宋华.《十里碧莲香满池》中国画(麻布)[J].江海学刊,2022,第4期
-
邬家峰(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赣南医学院).生活化治理: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源性路径转向与实践 ——基于“赣南新妇女”运动的考察[J].江海学刊,2022,第3期
-
顾江,刘柏阳(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人力资本积累、家庭人口结构与文化消费升级[J].江海学刊,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