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吕俊平,折雨亭,刘洋,刘旭东,冯佳,谢树莲(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不同接种浓度绿球藻对水产养殖废水净化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李兰兰1,2,邢露梅1,2,俞兆曦2,3,4,肖伟2,3,4,赛清云2,3,4,刘彦斌2,3,4,田永华2,3,4,王燕2,3,4,刘哲1,连总强2,3,4(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有限公司);宁夏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渔业科技院士工作站).基于微卫星多重PCR技术的兰州鲇亲子鉴定[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邢露梅1,2,肖伟2,3,4,李兰兰1,2,张利平1,2,赛清云2,3,4,俞兆曦2,3,4,吴旭东1,2,连总强1,2(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有限公司);宁夏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渔业科技院士工作站).兰州鲇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研究及细胞损伤检测[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杨贺舒1,孙俊霄1,袁勇超1,樊启学1,李明波2,莫爱杰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潜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蝇蛆粉替代鱼粉对杂交黄颡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马雨1,2,李艳2,卞世俊2,3,崔永德2,王海军2(大连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大型浅水湖泊太湖藻类浊度与非藻类浊度的变异规律[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周伟,张万昌,周叶,王小敏,胡蓓娟,王军花,洪一江(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水产动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基于转录组的池蝶蚌系统发育及其遗传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刘春胜1,2,吴川良3,李秀保1,2,刘闯2,王爱民1,2,顾志峰1,2,吕布2(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海洋学院;三亚珊瑚礁生态研究所).三亚近海诺亚砗磲分布特征及底质对其外套膜颜色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胡博文1,潘萌1,石彭兰1,徐军2,张敏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池塘健康养殖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气候变暖与富营养化交互作用对浅水湖泊水-气界面N2O通量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赵志娟1,2,朱欢3,熊雄3,何玉邦4,敖鸿毅3,吴辰熙3,胡愈炘3,刘国祥3(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采自青海湖的刚毛藻属一新种 ——青海刚毛藻[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于哲1,2,吴莉芳2,李良1,2,朱瑞1,2(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同C/N生物絮团对洛氏鱥急性铜暴露保护作用[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程佩琳1,俞丹2,刘焕章2,杜浩1,危起伟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鲟形目鱼类(Pisces:Acipenseriformes)的分子系统发育重建[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祝棉棉1,2,赵亮1,张虎1,2,王红霞1,胡强1,韩丹翔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微藻生物能源与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索罗金小球藻异养转自养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全局调控[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郝凯1,刘洪岩2,陈校辉2,袁军法3,李莉娟3,边文冀2,赵哲1(河海大学海洋学院;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斑点叉尾鮰病毒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王洪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引江济湖的主要目的不是稀释污染物,而是修复自然水文节律及自净能力[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黄莹1,2,韩金高2,朱晓鸣3,赵一新2,王寿昆2,胡职豪2,陈新华1,2(福建农林大学海洋研究院福建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饲喂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B1饲料对花鳗鲡幼鱼生长、抗氧化能力和毒素积累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梅玲玉1,2,韩冬1,3,巫丽云1,2,郭伟1,2,刘昊昆1,金俊琰1,杨云霞1,朱晓鸣1,3,解绶启1,3(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北省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饲料不同水平淀粉对全养殖周期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长和糖代谢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张忠海1,杨桐2,文紫豪1,张霄林1,曹特1,倪乐意1,袁昌波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大理市洱海管理局).在极度弱光和两种底质条件下苦草的生长和生理响应[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王惠娜1,卞瑶1,2,丁媛媛1,李晶蕊1,刘婧1,王宏伟1,2(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实).缢基蜈蚣藻的修订 ——基于形态观察、早期发育及分子序列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龚葭薇1,何梅1,闫学春2,孔德麟1,梁洋1(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斑马鱼和鲤miR-1-2/133a-1基因间序列活性和调控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唐妮,田正志,李娅,汪斌,徐少奇,王美,陈虎,齐锦雯,王书瑶,赵柳兰,陈德芳,李志琼(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西伯利亚鲟AdipoR克隆、组织分布及其对禁食的响应[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姚健1,2,王业大1,2,王方1,2,柳力月3,鲁元安4,刘学芹1,2(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省水生动物疾病预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斑马鱼资源中心;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公共卫生科学系).敲除trim47基因斑马鱼脑和脾的比较转录组学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杨建1,耿龙武1,王雨1,2,张宇婷1,2,张颖1,马波1,李晨宇1,徐伟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拟赤梢鱼的胚胎发育和仔稚鱼生长特性观察[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于佳1,2,刘佳睿1,王利1,吴志旭3,虞佐名4,刘明亮4,韩轶才4,谢平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淡水生态和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淳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基于Ecopath模型的千岛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王会会1,2,李前正1,2,李亚华3,王川1,吴振斌1,周巧红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和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根际促生菌对沉水植物的促生效应及其与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的关系[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王蝉娟1,徐成龙1,2,马俊1,那定勋1,张饮江1,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蓖麻籽提取液对福寿螺毒杀效果及作用机制[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李勤1,李尚谕2,熊雄2,张榜军1,刘洋1,3(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微塑料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王文博1,2,3,刘品1,窦玲玲1,王平1,宁越1,惠瑞敏1,冯亚龙1,李爱华2,3,张义兵2,3(咸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大鲵研究概况[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霍诗天1,2,3,焦厚琪1,2,3,李清3,顾泽茂1,2,3,刘学芹1,2,3(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水生动物医学系;湖北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产养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克氏原螯虾嗜水气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和应用[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2期
  • 王梦杰1,2,马本贺1,王玮欣2,陈建华2,王海华1,朱明2(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湖泊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南昌市特种水产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慢性氨氮胁迫对台湾泥鳅幼鱼生长、免疫及组织结构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