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晓宇1,2,周维成1,2,韦慧1,2,黄顺1,2,李敦海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微囊藻对柔细束丝藻生长及土臭素合成与释放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许丹1,黄铭意1,韩胡威1,欧阳言荣1,郭亚丹1,肖恩荣2,吴振斌2(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三种挺水植物对CW-MFC耦合系统脱氮及产电性能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刘燕晋1,2,李凯凯1,2,张雅丽1,2,赵康3,张丙昌1,2(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师范大学黄河中游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微鞘藻分类学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刘树文,许俊党,刘欢,聂嘉音,李宝蕾,李玉仙(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灭草松对葛仙米的生理毒害效应[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扎西拉姆,张驰,王万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西藏土著鱼类繁育与利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拉萨河下游周丛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曾佳颖1,2,江婧宇1,2,左俊1,3,李淑欣1,2,张斯隆4,宋立荣1,甘南琴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水生态健康组;武汉英中高级中学).不同无机碳转运基因型蓝藻对环境CO2变化的响应[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张事1,2,3,4,马方凯1,2,3,徐望朋1,2,3,王健1,2,3,李迎喜1,2,3,吴振斌3,4,张学治4(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水利部长江治理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流域水安全保障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膜前助滤预处理对高藻水微滤膜污染的影响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张琪1,夏逸若2,李林1,李天丽1,郑凌凌1,宋立荣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淡水藻种库(FACHB)库藏产2-MIB蓝藻的鉴定及其产嗅特征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李诗琦1,2,施学峰3,李俊锋1,2,买占1,2,郭超1,2,褚吉阳3,狄春华3,李为1,刘家寿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苏中法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常熟新建水源地湖泊轮叶黑藻和穗状狐尾藻的生长差异及对水环境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邓嘉懿1,2,高晓钰3,单航1,2,张霄林1,倪乐意1,曹特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盐城市射阳生态环境局).洱海沉水植物的光合特性与分布水深的关系[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李文科1,2,耿若真1,3,陈友信1,李华1,李仁辉1,3,虞功亮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依沙矛丝藻的分布[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蒋贤龙,乔冰清,潘知顺,刘雪珠(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一株赤潮藻溶藻菌的筛选鉴定及溶藻特性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吉莉1,葛岐利1,谢飞1,张桂香1,李渊1,2,毕永红2(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钛酸盐纳米材料介导下微藻净化生活污水的效应[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王飞1,2,曾晓丽1,张承才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铁胁迫对微囊藻毒素合成酶McyC和McyI表达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李斯琪1,毕燕会1,周志刚1,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缺刻缘绿藻磷脂酶A2(PLA2)的基因特征与功能[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陈柏楠1,2,3,余胜超2,3,袁丽2,杨明坤2,3,葛峰2,3(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鱼腥藻PCC 7120乙酰辅酶A合成酶All0769的缺失降低异形胞频率[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7期
  • 徐宏洲,潘奎全,韩喜盼,蔡瑛婕,闫晨阳,刘成嵘,王立新,刘海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多鳞白甲鱼X型凝集素(OmITLN)基因克隆及在抗菌免疫中的功能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6期
  • 楚馨1,冯梓钊1,姜有声1,2,3,王浩1,2,3,吕利群1,2,3,许丹1,2,3(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结合侧向流动试纸条快速检测锦鲤疱疹病毒[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6期
  • 焦圣博1,2,何牡丹1,孙永华1,2,3(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湖北洪山实验室).鱼类卵子质量研究及其关键科学问题[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6期
  • 张娜,李佳倩,付成,付世建(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鱼群中饥饿个体比例和模拟捕食风险对德玛森小岩鲷群体行为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6期
  • 王婕1,2,张佳1,2,张旭1,3,李海霞1,2,胡雨1,3,马真1,2(大连海洋大学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不同流速对许氏平鲉生长及行为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6期
  • 李钊丞,项盛羽,沈梦庭,王秀秀,张日新,曹正良(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南美白对虾快速游动发声特征及其信息利用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6期
  • 高跃1,2,3,刘春华1,2,姜泽建2,郑跃平3,4,徐嘉楠3,4,范厚勇3,4,王有基1,2,胡梦红1,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江口水生生物监测与保护联合实验室;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水下噪音对杂交鲟行为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6期
  • 熊玉宇1,2,陈雷1,2,李莹1,魏涛3,房鼎航3,王素云1,于晓明2,3(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不同体质量和饥饿程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游泳能力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6期
  • 张淑雅1,2,李端友1,2,刘莹莉1,贺甜甜1,聂品1,3,谢海侠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种利用λ Red重组技术在杀鱼爱德华氏菌基因组添加标签的方法[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6期
  • 凌鸿,王春花,付世建,曾令清(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动物生物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营养状态和代谢范围对锦鲫幼鱼群体行为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6期
  • 黄路全1,2,3,4,徐聚臣1,范泽宇1,黄涛1,吕亚兵1,侯杰1,2,3,何绪刚1,2,3(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育部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稻虾田黄鳝的食物组成及其对克氏原螯虾捕食强度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6期
  • 龙晨1,徐宁1,谢雅晴2,吕利群1(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草鱼呼肠孤病毒VP39蛋白相互作用多肽[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6期
  • 潘瑛子(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西藏土著鱼类繁育与利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色林错裸鲤感染匙形双穴吸虫的种群动态和寄生偏好[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6期
  • 黄悌基,李秀明,樊美黠,付世建(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禁食对胭脂鱼幼鱼游泳能力、热耐受能力和自发运动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23,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